孟加拉農村福傳

期數
3717
刊登日期
2015.05.15
作者
周明珠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5 月 17 日

自去年十月初起,我奉省會長的任命,到了孟加拉北部作生活體驗,踏入了「文化介入計劃」(Insertion program)的另一新課節。

如此,我可進一步了解孟加拉的不同地方、民族、語言、文化及福傳活動。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農村福傳(Mophoso)。我深深感受到初期教會團體成長活力所帶來的鼓舞。

在Dhanjuri逗留期間,我得到堂區司鐸的大力支持及鼓勵。他邀請我與勞修女(Sr.Rona)兩人一組參與農村福傳,到偏遠的稻田村(Tonkyshanpur)作福傳探訪。這個邀請使我喜出望外,因為它不在長上給我的原有計劃內。得到省會長的俯允,翌日我便和勞修女出發。一切來得這麼順利,除了天主的安排外,相信亦是因為我是第一位香港修女去探望孟加拉北方堂區。

稻田村是一個新教友村。聽聞前農村傳道員過著「愛主愛人」的基督徒生活,是村中模範,德高望重,可是在二零一三年病逝。他感動了村民立志聽道入教接受洗禮。

Dhanjuri堂區範圍很廣,有教友居住的農村已有四十七個,而堂區神父只有兩位。因此,主日祈禱聚會多由農村傳道員召集教友、村民一起到村內的聖堂祈禱:聽主日讀經、福音及分享。

當我和勞修女抵達那天,正是村民領洗一周年紀念。聽過傳道員對農村生活信仰的簡介後,我們更深深感受到村民對信仰的熱誠未有絲毫減退。我們立即致電給堂區神父,希望他到村裡來舉行感恩祭及施放聖事。我們這兩天的教理講授主題是「天主愛的創造,人的犯罪與修和」。因這是天主恩寵臨現人間的標記。

十月,正是稻田收割之時,家家戶戶忙過不休,但村民決不缺席教理課。教理講授的時間是與村民一起議定的,每日三節:早上七時、下午三時半及晚上七時半。我從不輕視農夫的耐力及堅毅,每晚七時半準時上課,分秒不差,而且專心聽講。約九時半,他們才因飢餓而稍為分心。晚上十一時多了,他們仍精神抖擻,且不斷發問以深入了解教理。我們各人回家時已是零晨一時,農村生活的確是「早睡早起」!(待續)

 

• 作者宗座外方傳教會周明珠修女現於孟加拉傳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