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斟字酌】保鏢的「鏢 」
期數
3718
刊登日期
2015.05.22
作者
秦 思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5 月 24 日
雖然有些人把「鏢」和「鑣」當作同一個字來用,其實各有不同字義。上期討論過「鑣」是馬嚼子,而本期要討論的「鏢」卻絕不作此解。
「鏢」是一種金屬製成的投擲暗器,最初的鏢形狀有如短短的矛頭,通常約長三四寸,以便攜帶身邊。當敵人距離自己尚有一段距離或在逃跑時,便可以出其不意向他投出這類暗器,把他打傷或打死。後來,鏢也發展成不同的形狀,有多角形、曲尺形等。
不過,「鏢」還有另一解釋,那是指受保安要護送的財物。
大約在明末清初,有所謂「標行」、「打行」出現,它們都是集運輸、武術和保安於一身的民間機構,主要替人把貨物或現銀運送到目的地,因而負責運送者都必須身懷武功,以防盜賊來搶劫。後來,「標行」的「標」給改為「鏢」,而「鏢」也給理解為受託安全運送的物品。而「鏢行」也叫作「鏢局」。負責在運輸時送貨物的人都稱作「鏢師」或「鏢頭」。
由此可見這些鏢局相當於今天的保安公司。至於為甚麼要用那個「標」或「鏢」來指稱受保安託運的物件,則似乎沒有一個很合理的解釋。
今天,「保鏢」還另有他義,也指受雇的貼身護衛。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