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講論男女婚姻: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四月二十九日在聖伯多祿廣場展開了關於家庭系列要理講授的另一個主題——男女婚姻:
在探討了《創世紀》中關於天主對男女夫妻獨特計劃的兩段描述之後,讓我們現在轉向耶穌。
聖史若望在他的福音開篇,記述了加納婚宴的事跡,參禮者包括聖母瑪利亞和耶穌,以及耶穌最初的門徒(參若二1—11)。耶穌不僅參加了婚禮,還「為婚宴救了場」,行了變水為酒的奇跡!因此,祂第一個顯示自己光榮的神跡,是在婚禮的背景下發生的,那是耶穌在瑪利亞母性關懷的促使下,向那個新生家庭表示很大的同情之心。這讓我們回想到《創世紀》中天主完成創世工程後造了祂的傑作;這傑作是男人和女人。在這裡,耶穌正是藉著這個傑作,在一個婚禮上,在一男一女的婚宴中開始了祂的神跡。耶穌以這種方式教導我們,社會的傑作就是家庭,即相親相愛的男人和女人。這就是傑作!
加納婚宴以後,許多事改變了,但那個基督的「標記」所蘊含的信息始終有效。今天,婚姻似乎很難成為一個隨著時間流逝、在夫妻一生不同階段中不斷更新的盛宴。事實是,結婚的人愈來愈少;年輕人不願意結婚是事實。許多國家中離婚人數不斷增多,而子女人數則持續減少。維持夫妻或家庭完整的困難,以愈加頻繁和迅猛的方式在破壞彼此關係,而最先為此付出代價的正正是子女。我們想到夫妻分離的首要受害者、最重要的受害者、受苦最深的受害者是子女。
若你從小就感到婚姻是一段「有期限」的關係,不自覺地你也會步進如此境況。實際上,許多青年被誤導而放棄那不可反悔的關繫、永久家庭的計劃。我認為我們應該非常嚴肅地反思,為甚麼這許多青年「不覺得應該」結婚。目前存在這種時來暫去的文化……以為一切僅屬暫時的,似乎不存在永發性的事物。
年輕人不願意結婚是今日令人擔憂的情況之一:為甚麼年輕人不結婚?為甚麼青年人經常寧願選擇同居及擔負「有限的責任」?為甚麼許多人,包括教友在內,對婚姻和家庭沒多大信心呢?如果我們希望年輕人能找到自己應走的正道,就應該弄清楚這些問題──為甚麼他們對家庭沒有信心?
困難不僅是經濟性的,儘管這方面的困難也著實嚴重。許多人認為近幾十年的變化是女性解放所造成,但這論點不能成立;它是一個謊言!這是大男子主義的一種形式,總想主宰女性。我們就如亞當般給人留下不好印象,天主問他:「你為甚麼吃那樹上的果子?」他答:「是女人給我的。」這全是女人的錯。可憐的女人!我們應該為女性辯護!實際上,幾乎所有男人和女人都希望有安穩的感情生活、牢固的婚姻關係和幸福的家庭。家庭是青年人所嚮往的一切稱心如意事物的頂峰;可是,由於害怕走錯路,許多人甚至不願意考慮這事;即使是基督徒,也不打算領受這個能成為信德見證的唯一且不可重複的盟約標記的婚姻聖事;基督曾向婚姻生活及家庭許下恩寵,但也許人的顧忌正是接納基督聖言的最大阻礙。
基督徒夫妻及家庭的聖善生活,就是基督徒婚姻蒙受祝福最具說服力的見證;沒有更好的方式能說明婚姻聖事的美了!天主所祝聖的婚姻,守護著在創世之初就蒙受天主祝福的一男一女的結合;也是夫妻整個一生及家庭生活獲享平安與聖善的泉源。例如,在基督宗教初期,男女關係這種偉大尊嚴擊潰了當時被認為是正常的一個陋習──丈夫休妻,甚至以虛誇之詞和羞辱人的理由作為休妻的權利。家庭的福音,即宣講婚姻聖事的福音,擊敗了這種習以為常的休妻文化。
夫妻間在本質上平等的基督徒種子應該在今天結出新的果實;對婚姻社會尊嚴的見證,將使這條引人入勝的見證之路,這條夫妻之間互惠互愛、相輔相成的道路,變得更具說服力。
因此,我們作為基督徒,在這方面應該更加嚴格。例如:堅決支持同工同酬;為甚麼有人認為婦女比男人賺得少是天經地義?不!她們有同等權利,這種不平等絕對是恥辱!同時,女人的母性和男人的父性亦應該被視為是對兒童有益的財富。同樣,基督徒家庭的好客美德在今天能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貧困、腐敗和家庭暴力的情況中。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不要害怕邀請耶穌參加婚宴,邀請祂來我們的家裡,讓祂與我們同在並保護家庭。我們也不要害怕邀請祂的母親瑪利亞!基督徒如果在「主內」結婚,他們將成為天主之愛的有力標記。基督徒不是只為自己結婚,而應該為整個團體、為全社會的益處在上主內結合。
我將在下週的要理講授中,繼續談基督徒婚姻這項美好聖召。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