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關注政改

期數
3721
刊登日期
2015.06.12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6 月 14 日

(本報訊)天主教和基督教團體分別發起關注政制改革的活動,強調普選方案應合乎民主原則;信徒亦為本地的民主發展祈禱。

政府將於六月十七日把政改方案提交立法會審議及表決,此前多位基督教牧者、神學院院長及信徒以個人名義聯署,要求議員否決政改、撤回八三一決定及重啟政改,截至六月八日已有二千七百人響應。發起人包括本身是基督教協進會總幹事的蒲錦昌牧師、本身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院長的邢福增、聖公會的馮智活牧師等。

有份參與聯署的基督教團體亦將於六月十六日起每晚在添馬公園舉行祈禱會,直至立法會表決政改方案。

表決前添馬每晚祈禱

天主教方面,湯漢樞機五月三十日亦發表牧函,討論政制改革與香港社會福祉,他鼓勵所有相關人士共同努力,正視政改立場兩極化背後的因素;修補對現有政改方案中民主不足之處和其他可見的缺陷;不論方案獲得通過與否,信徒應繼續為各方重新付出努力而禱告,並要支持各方找出憲制上有效而且道德上合乎公義的解決方法。

湯樞機在牧函中指出,教區已明確表示,提名委員會必須真正「有廣泛代表性」,而且它所採用的程序確實符合「民主」,否則《基本法》所規定的普選之「最終目標」就不能實現;行政長官候選人的產生亦不應受到不合理或不公義的限制。

正委會政改論壇

與此同時,近期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舉辦了多場政制論壇,幫助教徒認識政改議題,其中五月二十六日的論壇假西灣河聖十字架中心舉行,講者呼籲教徒關心本地民主政制。

講者之一、夏志誠輔理主教鼓勵教徒從信仰原則思考政改方案,「每位教徒都要有個人良心的反省」,他指信仰對民主制度的關懷應該要落實到香港社會當中。

他指教會不同意小圈子的統治集團,因為這關乎以權力謀取私利,真正的民主必須重視人性價值與法治。

夏主教說,教宗方濟各在《福音的喜樂》勸諭中提出了四個有助達致社會公益與和平的具體原則,分別是「時間闊於空間」、「合一勝過衝突」、「現實比觀念更重要」和「整體大於部份」。他認為這四個原則都不是叫人袋住先,而是要教徒出於愛去關心政制發展,不走向極端。

另一講者、立法會議員陳家洛反對「袋住先」,他形容政改方案充滿陷阱,例如高門檻的提名程序,剝奪了選民的民主權利。

天主教徒政治學者陳家洛認為,真正的普選在於選舉過程沒有不合理的限制,他強調「選舉制度設計有一人一票不代表有民主」,他擔心社會若貿然「袋住先」,將延續這「提名委員會」(選舉委員會)的官商勾結制度,出現更多如東北發展或蓮塘口岸工程等的不公義事件。他說若立法會否決政改,當局便有責任要重啟政改,履行對香港的莊嚴承諾。

論壇講者、民間人權陣線召集人陳倩瑩擔心政改一旦通過,社會將出現更大的撕裂,政府或自恃普選的民意基礎,推出「廿三條」等法案,屆時市民於制度內外作制衡便更形困難,長遠不利民生。她認為社會須發展政黨政治,並建立平等制度,讓政治問題可以在制度內解決。

另一方面,六月四日晚維園燭光集會前,天主教團體於園內舉行祈禱會,由夏志誠輔理主教分享,逾八百人出席。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於祝福禮中,鼓勵信眾繼續關注香港政制。(葉╱鄧)

夏志誠輔理主教六四祈禱會分享見第十七版
政改專頁見第廿三版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