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
(本報訊)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五月十六日舉辦全港首屆的「非華語學生烏爾都語講故事比賽」決賽及頒獎禮。
烏爾都語(屬「印歐語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課程屬新高中學制的丙類課程(其他語言,包括法語、德語、日語、印地語、西班牙語及烏爾都語六種外語),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安排,成績為聯招八所大學所承認。
是次比賽吸引六間學校的隊伍參與。烏爾都語講故事初賽於五月二日在葵涌香港社區網絡舉行,最後選出十強參加決賽。活動由香港社區網絡協辦。
決賽當日,參賽者分為低級組與高級組,以烏爾都語演繹故事。比賽邀請Syed Naeem Asim、Aziz Numan、Imam Shakeel Ahmed作為評判。
比賽中,初級組由樂善堂梁黃蕙芳紀念學校的學生獲得冠軍,高級組由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的學生沙文詩(Zainab Sajad)奪冠。
是次活動讓學生鍛鍊口語和組織能力,加深認識巴基斯坦文化,並向社區宣揚民族融和的信息。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過去數年達九成報考烏爾都語的學生考獲甲、乙級成績。除烏爾都語外,該校亦開設法文及日語課程。
關懷有需要學生獲表揚
另一方面,由基督教服務處舉辦的關愛校園獎勵計劃,五月二十三日在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舉行分享會及頒獎禮,其中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獲得「最關顧有特別需要學生」主題大獎。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在得獎感言中指出,華語學生外,該校目前共有來自十五個國家的學生(越南、印度、泰國、尼泊爾、巴基斯坦、英國、菲律賓、非洲和也門等);對於少數族裔學生,他們要面對因語言及生活文化差異等而來的問題,學校在行政、學習、活動、宗教、服飾及節日上亦會作出相應的配合,讓他們更能融入校園及社區。
平民化國際學校
校方指出,該校近年積極發展為一所「平民化國際學校」,少數族裔學生的成長支援及關愛工作一直是重點的關注項目;從學生入學開始,校方透過新來港學童適應課程、主科跨級分組的安排、各項課後學習支援等計劃,令學生更有效學習。
校方又常鼓勵不同族裔學生參加義工服務和社區參與計劃,讓學生將關愛信息向外界宣揚,加深彼此間了解,推動種族和諧共融。
本年合共二百八十九間中、小學參與關愛校園獎勵計劃。
基督教服務處總幹事孫勵生指出,來屆計劃加入「生涯規劃」及「牽引共融」兩個主題,讓年青人兼具個人的理想與計劃,並在多元社會中尊重差異、消除隔閡,營造互相關懷及多元化的校園環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