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空中樓閣
※ 適用於新高中通識教育科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三:現代中國
單元四:全球化
單元五:公共衛生
「買樓是香港人的夢想?!」商人阿強希望以「買樓收租」,為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豈料投資失利而破產,唯有舉家搬到深水埗天台屋……本片由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出品,深刻地揭露香港基層住屋問題。
二O一五年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調查港人的工作與生活現況。結果顯示,對比二O一一年同類調查,「買樓」由第二位躍升成為港人夢想首位,取代了「環遊世界」。不少香港人與片中主角阿強一樣深信:「香港無死人,只有窮人;只有股票跌,人工跌,樓價永遠不會跌」;亦會認同地產經紀阿華的金句:「一間自己住、一間租出去,收租等於替你供樓」,希望以樓宇炒賣去換取更好生活。
為了遣散員工,阿強寧願賣掉自己的房子,舉家搬到天台屋。阿強放下老闆的身份,尋找保安員工作,更去申請公屋。阿強擔心兩夫婦工作會超過申請公屋的入息上限,卻被家人誤會懶惰。他深知令家人吃苦,因此太太發脾氣,他也盡量忍讓。
玉薇由「幸福少奶奶」變成「百變女工」:派報紙、派傳單、洗碗,每天工作十四小時。為節省金錢,寧願步行上班,在工作中,又常常被人責罵。自己捱得辛苦都不要緊,最令玉薇傷心的是女兒去美國讀書的貯備金,已全用來還債。
女兒Iris不想被同學知道家裡破產和住天台屋,唯有在同學面前隱瞞基層身份。見到父親睡在走廊,母親辛勞工作,縱使對於不可去美國讀書,深感失望,她也默默忍受。面對母親的歉意,她反而努力安慰母親。
今日香港已經出現失衡的情況,每年樓價升幅遠超過收入增幅,兩者相距可高達十倍。工作時間長亦令生活容易失去平衡,加上物價持續上升,增添生活壓力。看來有一瓦遮頭,擁有一個安樂窩,實在是七百萬人遙不可及的「空中樓閣」。
可幸的是,面對殘酷的社會、沒良心的政府和狹窄的居住空間,阿強一家沒有選擇放棄生命,也沒有離棄家人。在簡陋的天台裡,不忘祈禱,一家人「有粥食粥,有飯食飯」。只要一家人同心同德,就可以重新啟航!
問題研習:
- 生活順境時,你有否感謝天主?
- 面對逆境時,你是否還可以愛慕天主?
- 多留意堂區╱學校╱工作環境中,有否朋友正默默面對逆境或巨變,並嘗試向他們表達關心,伸出援手。
教會指引
- 工作的價值:《人的工作》通諭1,6,9節
- 經濟制度:《慈母與導師》通諭83節;《八十週年》公函15節;《民族發展》通諭26節;梵二《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27-28節
- 私產權:梵二《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27節
※《空中樓閣》網上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pOksgdrT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