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得起 容得下 談夫婦相處之道
很多擁有美滿婚姻的人都會分享到互相包容,互相體諒,多從對方的角度出發,婚姻關係才會甜蜜長久。說到「包容」,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忍氣吞聲,逆來順受。誠然,要完完全全地去「包容」另一個人給自己帶來的種種痛楚和傷害,殊不容易。要提昇婚姻關係中的「包容」能力,我們需學習「型得起,容得下」!
所謂「型得起」,就是認清自我,了解自己的渴望、信念、價值觀和能力。同一時間,我們亦要清楚自己所面對的壓力、困難和限制,好讓對方在你軟弱和困惑時給予支持。活出真我,不僅是為了讓自己好好生活,也是讓你的伴侶好好的和你一起生活。而「容得下」,就是指你對另一半的了解,包括了對方的喜惡、價值觀、能力和處境。從性格的理論來說,人與人的衝突和對立,往往都是與不同的性格價值取向有關。
套用性格透視®中四種性格的差異作例子,我們會發現到:
• 傾向理性的人,追求邏輯真相,卻不喜表露情感;
• 傾向感性的人,對人體貼關心,卻常常舉旗不定;
• 謹守崗位的人,做人誠實可靠,卻害怕雜亂無章;
• 熱情活潑的人,做事不拘小節,卻是難以管束。
各種性格均有其獨特優勢,同時亦有其困難限制。
記得在一次「型得起,容得下」的夫婦工作坊中,我問一位先生如何處理人際衝突。傾向理性的他很淡定的給予我這個回應:「我知道我改變不了他人,所以我選擇改變自己。」言猶在耳,另一邊廂他的妻子便急不及待作出回應:「我就是最不喜歡這樣,為甚麼事情總是『依妳的』,為何不可以好好溝通一下?就算是分歧也可以!」 原來傾向感性的太太,渴求共同經歷和分享,所以對丈夫的遷就感到分離和孤獨。透過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夫婦可嘗試用另一個角度去看待分歧,也從另一角度去提升「包容」的能力。
人與人的差異,從來都不是缺陷。學習「型得起,容得下」,發掘一下,感受一下,好嗎?
明愛家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