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方案遭否決

期數
3723
刊登日期
2015.06.26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6 月 28 日

(本報訊)政改方案六月十八日在立法會遭否決,湯漢樞機呼籲繼續化解兩極化背後的真正因素,促進香港的民主發展。

天主教香港教區同日就政改方案被否決發表回應,並由教區主教湯漢樞機簽署,回應指出:「我們剛獲悉,政改方案已被立法會否決。明顯地,投票結果並沒有為社會兩極化劃上句號,傷口不是馬上可以癒合的。然而,大家仍須努力化解兩極化背後的真正因素,促進香港社會的民主、公義與福祉。」 

「作為基督徒,我們並不孤單,因為基督與我們同在、同行。我再次誠邀大家繼續與我一起,為香港的未來祈禱,懇求天主助佑並降福香港。千萬不要低估祈禱的力量!」

此外,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執行秘書陳麗娜說,民間社會應延續普選「商討日」的文化,以促進討論及凝聚共識,而基督徒更應在充斥謊言的社會中指出真理所在。

陳麗娜六月二十二日對本報說,好些信徒因著普選「商討日」倍加關心民主發展,不同界別的市民亦透過「商討日」達至共識;政改否決後,基督徒團體應繼續培育信徒的民主人格,信徒亦要對將來保持望德。

她指人大常委定立「八三一」框架後,政改諮詢流於「口號式」,社會亦不斷有指鹿為馬的言論。她說社會應避免令謊言文化影響下一代,政府往後亦要真正聆聽民意。

談到未來的民主發展,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陳祖為六月二十二日說,各方需要放下分歧,本著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的原則去討論。

對於有輿論指短期內難以重啟政改,若重啟亦只會沿用「八三一」框架,陳祖為指未來的政改空間會隨著社會氣氛及處境而轉變,惟需要有新議題幫助各方締結共識。

他說「雨傘運動」如其他政治運動般衍生出精神信念和美德,如運動從經歷對抗,到後來出現思辯式及妥協對話行動。他指各方「應為民主發展把握機會,而非互相排斥」。

另一方面,多位基督徒和基督教牧者在政改否決當晚於政府總部外舉辦祈禱會。本身是基督教協進會主席的袁天佑牧師對基督教《時代論壇》指出,政改遭否決,但教會團體的本質與使命仍然不變,應指出何謂公平選舉,並促成彼此對話。(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