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與基督宗派成立小組
期數
3724
刊登日期
2015.07.03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7 月 05 日
(本報訊)來自天主教與多個基督宗派的神學工作者最近組成「神學交談專責小組」,他們現階段共同編訂合一祈禱文,並展望將來能撰寫更多合一文本。
小組由天主教教區基督徒合一委員會和基督教協進會合一與教會關係委員會支援,五月召開首次聚會,六月舉行首次工作會議,八月會舉行第二次會議;十多位成員來自天主教、中華基督教香港區會、崇真會、聖公會、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和信義會。
小組的天主教成員蔡惠民神父六月五日對本報說,小組是汲取翻譯天主教和信義宗的「成義/稱義聯合聲明」中文譯本的經驗而成立,新設的小組能促進更多宗派參與交談。
蔡神父說,當前神學上的差距主要是來自基督宗派用語和表達的不同,他舉例說,天主教及基督教在基督論上分別側重神性及人性;而不同宗派亦有其獨特的翻譯方法,有時會令外教人誤解不同宗派的信仰。
蔡神父說,小組於首次工作會議檢視基督徒宣認信仰的尼西亞信經。
他指翻譯一般採用信、雅、達三個翻譯原則,面對不同譯法則會尋求共同用語,例如考慮以「上主」代表「天主」(天主教用語)或「上帝」(基督教用語);小組稍後會編訂合一禱文,他亦憧憬未來有其他合一文本,甚至是聖經。
來自循道衛理聯合教會的成員葉菁華博士六月五日說,天主教跟基督教過往沒有特定平台討論神學議題,小組目前透過擬訂共同禱文和經文去促進合一,成員能藉此反思各自的傳統。
這位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教授說,小組成員檢視尼西亞信經不同語言的古本時,重新看待原先沒有留意的細節,包括在教會歷史演變所衍生的不同版本。
葉菁華強調,編定合一文本「需要互相參考,尊重其他宗派的語言,顧及禮儀上的用法」,但他明白「經過多年的發展,要改變非常困難」,這需要各宗派反思自身及彼此協調;而他亦留意到小組成員所關注的事項頗一致。(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