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週三家庭教理: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六月二十四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信友參加了這項活動。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省思關於家庭的主題,這一次他談及家庭的創傷。教宗強調,家庭一旦破裂,夫妻恩愛一掃而空,子女就得承受沉重後果。教宗呼籲信友們陪伴「處在非正常情況」的家庭,使「兒童不會成為爸爸或媽媽的人質」。
在家庭內「一切都相互關聯」,倘若家庭的核心受到傷害,「全家人都會受到感染。爸爸和媽媽的所有傷害及所遺棄的一切都銘刻在子女身上」。教宗表示:「一男一女彼此承諾,『結為一體』並組成一個家庭,若他們只顧索求個人自由和酬報,這錯誤就會深深地影響子女的心靈和一生。兒童會經常私下獨自哭泣。」
教宗提及瑪竇福音的記述,耶穌告誡成年人不要使小孩子跌倒。教宗說,每個家庭都有成員彼此傷害情感的時刻;這傷害可能是言語、行為和疏忽所造成,非但沒有表達愛,反而將愛除去,或更糟糕的是,使愛受到凌辱。
「若這些傷害在尚可補救的時候卻被忽略,傷害就會加重,進而轉為橫蠻、仇恨、蔑視。到了這種程度,破裂就會加深,夫妻彼此對立,在別處尋求理解、支持和安慰。可是,這些『支持』往往並不著眼於家庭的益處。」
教宗指出,夫妻恩愛的空洞在彼此的關係上散播著怨恨,這破裂的包袱經常壓在子女身上。儘管我們有「看似先進的敏銳」,我們有「精細的心理分析」,會談論「行為障礙、心理健康、兒童的幸福、家長和子女的焦慮」,但我們是不是對兒童心靈的創傷感到麻木了?「愈是設法用禮物和點心做補償,就愈會喪失對最悲痛的心靈創傷的感覺。」
注視著「夫妻相互欺壓、彼此傷害,甚至忠貞關係破裂」的家庭,教宗著重談到「壓在兒童心靈上的沉重包袱」,這是「錯誤選擇」的後果。「若成年人一時糊塗,若每個人只顧自己,若爸爸和媽媽彼此傷害,兒童的心靈就會非常痛苦,感到絕望。這些傷害為他們一生留下印記。」
教宗也提到夫妻不可避免分離的個案。他說:「若是為避免夫妻中較弱的一方或年幼子女受到更嚴重的傷害,分離在道義上有時甚至是必要的。這些傷害是由蠻橫和暴力、侮辱和利用、局外人和喪失家庭觀念造成的。」
然而,也有人「在信德和愛子女」的支持下,見證他們對婚姻的忠貞,挽回了表面似乎無可救藥的婚姻關係。不過,不是所有分居的夫妻都能感覺到這一召叫,在孤獨中聽到上主向他們發出的呼籲。教宗說:「在我們周圍有一些所謂非正常情況的家庭,對此我們提出許多詢問。如何幫助這些家庭?如何陪伴這些家庭?如何陪伴這些家庭,使孩子不會成為爸爸或媽媽的人質?」
教宗邀請信徒向上主祈求極大的信德,好以天主的目光注視現實;祈求上主賜予熱切的愛德,好以祂的慈悲去接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