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偽術大師
※ 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四:全球化
猶太裔的沙羅門憑著精湛的偽造技術,過著享樂無憂的生活,其後失手被捕,二次大戰時更被囚於集中營內。納粹德軍後來得悉沙羅門的才能,決定利用其超卓的偽造技術,偽造英美兩國鈔票,藉此打擊盟軍的經濟體系及支付龐大的軍費。沙羅門為保性命,只得無奈參與。
過往有不少電影描寫二次大戰納粹德軍屠殺猶太人的暴行,及以集中營作為題材,本片由另一角度入手,根據當年集中營的偽鈔工場生還者的回憶錄改編而成,兩位年屆九十歲的當事人更特意前往電影的拍攝場地觀看,緬懷過去。導演借活生生的歷史,將大時代的人性特徵毫無保留地展現眼前,特別是人們處於兩難局面時的道德抉擇:同胞的性命懸於一線,是生是死完全取決於男主角的決定。他應該堅持一己原則拒絕同流合污?還是拋開道德規範拯救同胞?影片沒有對任何人物或事件加以批評,一切留待觀眾判斷和討論。
本片確實提供了不少倫理及道德課題,讓大眾反思,特別是集中營內偽鈔工人的處境:這邊廂一眾營友愉快地打乒乓球,一板之隔的營友卻遭德軍虐打槍殺。若將這些情景放到今日的時代:我們過著安穩的生活,豐衣足食,閒時有能力購物及出外旅行,可能還會抱怨生活不如意,然而,距離我們不遠處,有些人卻生活在貧窮線下,三餐不繼,終日捱餓;或是處於社會邊緣,因著自身的競爭力薄弱,被剝削、孤立甚至遺忘。面對這種仿如錢幣兩面的幸與不幸,我們應該如何自處?
在援助弱勢社群方面,香港特區政府於二○一一年年初成立關愛基金,就醫療丶教育丶房屋丶福利及民政範疇,先後推出了多個援助項目,支援兒童丶長者丶殘疾人士丶病人丶新來港人士及少數族裔,總共資助了接近二十九億元。有關整體成效則尚待檢討及研究。
天主教社會訓導談及正義:「義德使人尊重每一個人的權利,奠定在人類關係中的和諧,因而促進人類之間的平等和公益……按正義,人對另一人應正直地顯示真理」(參看《天主教教理》第1807條及第2469條)。
影片贏得二○○八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及香港國際電影節天主教文化獎特別讚賞。
討論問題:
- 假如你是劇中的男主角,你會怎樣做?
- 當你遇上不公平或不正義的事情時,你會如何面對?
- 你認為「弱勢社群」的定義是甚麼?
- 你認為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嚴重嗎?為甚麼?
- 你對於香港政府在社會福利的工作及政策上,有甚麼看法或意見?
參考資料
德語對白,中文字幕,片長99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