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放鬆
兒子自小二始便是演藝的小提琴初級生,上大學之前,每個週六都在那兒上課一整天,校方主張家長起碼陪同上獨奏課,我也由是陪了許久。獨奏老師是位年輕漂亮女人,琴技好生了得,待學生溫情,卻相當嚴厲。有位小女生一臨上課便發抖,媽媽問為甚麼,女孩說:小白兔要見獅子,能不發抖嗎?學生都怕她,但雖有權另挑老師,卻從不「叛變」。她對我說自家不敢生小孩,音樂世家的孩子幾乎都未會走路便學琴,若我對兒女比學生的關注還嚴重,真擔心會把小孩逼死。計劃中,初級生最好把小提琴大曲都學一遍,以便中學畢業後進音樂學院有個好根基,即使將來不選音樂為業,也夠他受用一生。於是兒子便得在小四時拉莫扎特第三、第五,之後是沙拉沙蒂的《流浪者之歌》和布拉姆斯、布魯赫等人的協奏曲,還有巴赫無伴奏組曲和巴格尼尼《隨想曲》……我陪他練琴,也覺太慘。這都是演奏會曲目,小孩連讀懂樂譜也不易,何況要頭頭是道,登台演出?但小傢伙每天練琴四小時,從不間斷,在學校的成績也好。我發覺,和他一起的愛樂小朋友,不少都花許多時間練琴,仍可把學校功課應付自如,後來都上了很好的大學。這說明,小孩都有很大的潛能,只要他們真的喜歡學喜歡讀,是不必家長天天疲勞轟炸的。
到要上中學的日子,兒子的琴愈拉愈吃力。老師看在眼裡,笑了,說自家也在這年紀時碰到同樣的關口,愈賣力練琴就愈力不從心,曾哭著向校長說:我完了,得退學了!校長著她去找一位老師,結果起死回生。這位老師如今也在香港,你要不要帶兒子去見見他?我和兒子登門拜訪,老師的老師對兒子說:你的老師是個天才,我卻是個蠢材。蠢材為甚麼可以當天才的老師?是因為我雖是個不算成功的小提琴家,卻從自己失敗的經驗裡總結出一套辦法,幫助和我犯同一毛病的後學走出窘境。好學生練琴都賣力,練不好時會焦慮,會自責,進取心必帶來緊張,緊張必令神經和肌肉繃緊。小提琴架在肩膀上,本來只須用下頷輕輕夾住便可,但人一緊張,脖子必把琴愈夾愈死,結果按弦的指頭和運弓的手腕必僵化,愈賣力便愈離完蛋的日子不遠。有些著名小提琴家為何一早就得退出江湖?是因為許多人都在少年時練琴不當,便埋下了禍根……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青泥更護花。由是,老師的老師便成了老師的助教,後來,以給學生調理音色著稱的老師的老師的老師也參加進來,有幾年,三代老師每週都在調教一個小毛頭,兩位前輩老師的教程仿如體操教練給運動員作動作分析,中心話題是教他如何「放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