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我兒子是惡魔

期數
3725
刊登日期
2015.07.10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7 月 12 日

※    本片適用於新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近日美國一名白人青年闖入黑人教堂槍殺多人,以往亦曾有校園槍擊案事件,除了指責兇徒,我們是否又可以對這些殺人犯有多一點的理解?

電影《我兒子是惡魔》正是講述伊娃的十五歲兒子奇雲,一天突然在校園連環殺人。故事以雙軌手法展開,一面回溯伊娃生下令她畏懼又憎恨,擁有毀滅性格的兒子之成長過程;一面描寫奇雲殺人後,伊娃備受社會責難,處於崩潰邊緣的她,試圖釐清自己應否背負重罪,以校園慘劇兇手母親的角度,毫不留情地撕破美滿假象,提出一個個巨大問號。伊娃在譴責與自責之間的猶豫,奇雲殺人前驚心動魄的情境,母子之間似有還無的微妙感情,最後令人始料不及的終結……

中文片名譯得一點也不好,主觀地將所有的錯落在兒子身上。原片名則來得很有意思,「我們要談談奇雲」。伊娃由兒子出生便不斷想找人傾訴兒子的情況,尋求協助。尤其是丈夫,她一次又一次希望可以獲得丈夫的理解與支持,然而丈夫卻認定是太太沒耐性,不懂得教養兒子。

或許,奇雲根本就不是伊娃期待的。她未婚懷孕,別的孕婦快樂地上瑜伽班,伊娃卻非常抑鬱。奇雲出生後,本來是自由自在的旅行家兼著名作家伊娃失去自由,沒有事業。打從嬰兒期開始,奇雲只是與母親過不去,在父親,甚至他人前,他表現得像天使,令伊娃對奇雲又愛又恨。教導兒子時,更時常情緒失控,令兩人關係無法修補。

兒子殺人,母親受盡欺凌,對伊娃來說,痛苦不下於失去兒女的媽媽。家居被潑紅油滋擾,遇害學生的母親在街上辱罵掌摑伊娃。很多人認為根本沒可能寬恕傷害自己的人。因奇雲而要坐輪椅的男學生便做得到,他沒有恨,在街上遇上伊娃,還向她問好。

寬恕不只是電影橋段,現實中,聖若望保祿二世寬恕了想暗殺他的槍手。印度修女拉妮瑪利亞二十年前被當時反基督宗教的森美達殺死,修女的家人不但原諒了兇手,還向法庭求情釋放森美達。現在森美達成了天主教徒,更與拉妮瑪利亞修女的母親及家人時常見面。二OO七年,拉妮瑪利亞修女被宣稱為主的僕人,她的封聖過程正在考慮中。

片末也同樣充滿盼望,伊娃留著兒子的東西,還為他熨衣服,處處流露愛。奇雲又何嘗不是希望得到母親的愛,而不停犯錯呢?

 

問題研習:

  1. 對於片中的殺人事件,你認為誰人要負上最大的責任?為甚麼?
  2. 你認為在奇雲成長的哪個階段可以扭轉逆境?你又會建議用哪些方法來改善母子關係,及奇雲的偏差行為?
  3. 現今世界各地也有不少的家庭問題,你認為原因是甚麼?又有甚麼方法可改善?

教會指引及其他參考資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