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準備激化衝突
近日,亞洲兩個主教團在十天內先後發出警告,指亞洲國家之間目前關係緊張,有可能爆發衝突。
日本主教團高度關注日本與中國就釣魚島主權之間的磨擦,並把該國首相安倍晉三內閣所通過的安全保障法案詮釋為意欲在軍事上與中國一決雌雄。
該套法案容許自衛隊與友好盟國參與軍事護衛行動。法案雖然受到日本國民的反對,但在安倍大力推動之下已經提交國會審議並獲批准,日本主教團因此表示,「觀乎現今世界局勢,軍事衝突和恐怖主義所帶來的悲劇反覆出現……似乎在世界各地,對話已經變得不可能」。
另一邊廂在東南亞,菲律賓主教團發表了和平祈禱文,呼籲教友在全國各地的所有彌撒中為和平祈禱。雖然祈禱文沒有提到「戰爭」一詞,但禱文卻明顯帶有這個含意,特別指明南中國海有可能發生衝突。
在兩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的歲月,主要參戰國有系統地建立各自的地面軍事實力和增加軍事預算;正如天主教「國際基督和平運動」(Pax Christi)的加夫尼(Pat Gaffney)觀察所得──如果你為戰爭做好足夠的準備,最終你就會有一場戰爭。
日本早已擁有一支強大而技術先進的自衛隊。安倍沒有以正常程序──全民公投去處理安保問題,因為他知道不會通過;國民意願和國家憲法為他絕對是絆腳石。
安倍隱密鬼祟地推展其政治手段,利用不正當的政治機制剝奪人民權力──此舉證明其政府並不希望按人民意願行事。他努力建立政治力量,就是要為軍隊提高軍事行動的自由。
菲律賓宣布會在來年的軍事預算中增加二百五十億披索(約四十六億港元),部份會用來啟用位於蘇碧灣的舊美國海軍基地,作為新戰鬥機的基地。
說得坦白一點,蘇碧灣離涉及主權爭議的南沙群島僅二百公里。
目前亞洲多國已經作出種種軍事準備,有可能促使武裝衝突;而唯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加夫尼的反省會否一語成讖,讓歷史不斷重複。
亞洲兩個重要天主教團體──日本主教團和菲律賓主教團已先後發表意見,而和平為教會是一件必須追求的事情,因此對於亞洲各地方教會,是否已到了共同發聲的時候?
下一屆亞洲青年節將於二○一七年在印尼舉行,主題為「亞洲青年、締造和平」,不少亞洲國家的年輕人將會參加這個獨特盛事。屆時,亞青節將會成為年輕人的有力聲明,也是重要時刻,讓他們學習更多關於和平的價值,以及以非暴力方式解決分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