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百萬獎金夢

期數
3661
刊登日期
2014.04.18
作者
曾穎嫺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4 月 20 日

※ 適用於新高中通識教育科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三:現代中國
單元四:全球化 

年邁孱弱、酗酒成性的老翁突然收到贏得百萬獎金的通知,他決定徒步前往一千五百公里外的內布拉斯加州領獎。一事無成的他得不到妻子的諒解,幸得小兒子願意硬著頭皮陪老父踏上這趟領獎之旅。一筆「意外之財」,成就了兩父子一次真心交流、重新檢視彼此關係的機會……

老齡化現象

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長者人口(六十五歲或以上)佔總人口的百分十三點三。過去三十年生育率下降及死亡情況不斷改善,人口非年青化及老齡化的現象持續。男性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由一九八一年的七十二點三年增加至二○一一年的八十點三年,而女性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則從七十八點五年上升至八十六點七年。

遺棄弱者的社會

現代流行的文化,以效率和物質成功來評估人的價值,往往只看人性的即時用途和生產力。這種心態往往導引人輕視人生的晚年,同時老年人自己會問他們的生命是否還值得。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寫給長者的信中:要求青年以大愛和慷慨與年長者親近。老人們能給你們很多,比你們能想像的還多。《德訓篇》勸說:「不要忽略長老的傳授,因為他們也是從祖先學來的」(八11)。「你當常居於長老之中,遇到有智慧的,你應結識他」(六35);因為「老年人富於智慧」(廿五 7)。

對生命正確看法

希臘詩人福西里德曾勸說:「尊敬白髮:尊敬老年賢哲,如你自己的父親一樣。」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指出正確的看法是永生的看法,因此每個階段的生命都是有意義的準備。老年在逐步沿著永生的途徑成熟的進程中,有它要扮演的本有角色。此成熟的進程只會有利於廣大社會,而老年人是其中的一份子。

《老人的尊嚴和他們在教會和世界的使命》文告提醒我們以基督徒的樣子接受老年,把它看作恩惠和任務,並且糾正目前老人非常負面的形象。人作為天主肖像的神聖尊嚴使人尊重生命的每個階段。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說:「假如生命不再被視為是不可侵犯及神聖的話,無人知道我們會淪落到什麼地步。」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在白髮老人前應起立,對老年人要尊敬」(肋十九32)。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認為尊敬老人包括三種義務:歡迎接納他們,幫助他們,並善用他們的才能。

《老人的尊嚴和他們在教會和世界的使命》文告指出老年人的特別神恩,可使我們的社會更人性化。因為人生的滄桑帶給了他們知識和成熟,可幫助我們看透人間事。他們是我們集體記憶的守護者,是支持並領導社會生活的許多理想和共同價值的優良詮釋者。老人一生累積的經驗價值,有許多可讓年輕的一代學習的東西,給年青人,寶貴的忠告和指導。

老年是人性脆弱的記號,提醒不同世代的人互相依賴和絕對需要彼此承擔,同時每個人都需要別人,而從大家的天賦和神恩汲取富裕。人類社會如能善用老年人的神恩,會變得更好!

教會指引:

  1. 《老人的尊嚴和他們在教會和世界的使命》文告,宗座平信徒委員會(1998)
  2.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致年長者的信》(1999)

 

延伸「父子」電影:

《新難兄難弟》He Ain't Heavy, He's My Father (1993)

 

本片以英語作對白,附中文字幕,可於影音店或網上訂購。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