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要理講授:子女是愛的恩典(上)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二月十一日在聖伯多祿廣場繼續就家庭題目講授要理,繼探討父親和母親角色後,他談到養育子女之道,以下是要理講授內容全文:
繼省思父母形象後,這次我也談談子女,更好的說,談談一般孩子。首先從《依撒意亞書》中的美麗畫像說起,先知這樣寫道:「他們都聚集來到你這裡:你的眾子要從遠方而來,你的女兒要被抱回來。那時,你見到這情形,必要喜形於色,你的心靈必要激動而舒暢」(依六十4-5a)。這真是個光彩奪目、父母與子女團聚、一同走向自由與平安未來的幸福畫面,此前以色列子民遠離了祖國,經歷了長期的貧苦與分離。
事實上,民族希望取決於兩代人能否和睦共處,我們應當認真思考兩者的密切關係。子女帶來的喜悅燃起父母心火,以重新開拓未來。子女為家庭和社會帶來喜悅,這不是生殖問題,也不是借助何種方法獲得生命的問題,更不是父母的佔有物⋯⋯不是的。子女是恩典,是禮物。明白嗎?
子女是恩典。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且不可代替,有自己清楚的根源。按照天主計劃,為人子女即傳承愛的記憶和希望,這種愛是養育另一個獨特新生命時自然產生的。
對父母而言,每個子女都是獨特的,但又有所不同,各有差別。請允許我分享自己的家庭記憶──我有五兄妹,我記得媽媽這樣介紹我們:「我有五個孩子。」當有人問她最喜歡哪個,她會答:「我有五個孩子,他們就像是五根手指。(教宗這時伸出手指)如果有人打這根,我會疼痛;如果有人打另一根,我也會疼痛。五根手指都讓我覺到痛。他們都是我的子女,但又不一樣,如同一隻手的五根手指。」這就是家庭!子女各有不同,但都是子女。
子女被愛,是因為他是子女,並不因為他長得好看,或是其他原因;不,只因為他是孩子!不是因為他跟我意見相同,或者他在實現我的願望。子女就是子女:他的生命雖由我們給予,但終究屬於他,為他自己、他的家庭、社會和全人類的益處而活。
在這裡,我們也想到身為子女的深刻人性經驗,它讓我們發現,使我們讚嘆不已的愛原是無償的。這份美好首先來自被愛:子女出生之前就被愛了。我在廣場上多次遇到孕婦請我降福⋯⋯這就是無償,也就是愛;他們出生前就被愛了,如同天主首先愛了我們一樣。他們在未做任何能搏取愛的事情、懂得說話或思考,甚至在來到世界之前,就已經獲得了愛!做子女是認識天主之愛的基本條件,而天主就是此真正奧跡的最終源頭。在每個孩子脆弱不堪的靈魂中,天主卻刻下這份愛的印記,使其成為子女人性尊嚴的基礎,任何事或任何人都不能摧毀。(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