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愛、因為愛

期數
3710
刊登日期
2015.03.27
作者
譚錦榮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3 月 29 日

聖史馬爾谷對於主耶穌的苦難敘述有著濃厚的舊約背景,特別是依撒意亞的受苦僕人詩歌及有關義人受苦的聖詠。但他寫作時,卻帶領讀者進入一種「復活」的光景,為能更深入地明白這個奧跡的意義:這位在比拉多執政時,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人是誰?他的死為我們又有甚麼意義?

從事件發生的時間上,我們可以體會到馬爾谷對主耶穌受難的事件有確切的描述:事件是發生在猶太人兩個重要節日之前:「兩天後就是逾越節和無酵節」(谷十四1),這是舊約中最大的聖日以紀念以色列民族的出谷;因此,馬爾谷欲指出主耶穌的苦難才是事件真正的滿全、天主確實地將祂的子民從死亡及罪惡的勞役中拯救出來。一方面,「司祭長和經師設法要怎樣用詭計捉拿耶穌,而把他殺害」(谷十四1);另一方面,主耶穌卻為愛祂的人留下了愛的烙印。

首先,馬爾谷在司祭長及經師的詭計與猶達斯的背叛之間,描述了伯達尼晚宴中主耶穌被一位女人傅抹香液。雖然他沒有指明這位女士是誰,但若望卻指出她是瑪利亞瑪達肋納。這位女士「拿着一玉瓶珍貴的純『納爾多』香液」(谷十四3),這是一種原生於印度植物的根所提煉,在雅歌中亦有提及:「君王正在坐席的時候,我的香膏已放出清香」(歌一12),這是新娘為君王所準備的香液。因此,它可能是家傳之物、亦是價值不菲的:「這香液原可以賣三百多塊銀錢」(谷十四5)。但是,她為何要如此做?一方面,她希望可以將最好的一份為主耶穌服務:「她打破玉瓶,就倒在耶穌頭上」(谷十四3),這是對客人最富恩寵的款待:「在我的頭上傅油,使我的杯爵滿溢」(詠廿三5)。然而,這位女士必然經驗過主耶穌的治療、寬恕、及無條件的愛;因此,她希望以愛來回報主耶穌!試想想:當我們被天主所愛,被接納及寬恕後,我們會否將最好的一份奉獻給天主?若以一個猶太人浸淫在舊約中,她的行為亦表達出另一種意義:「不是上主給你傅油,立你作祂百姓的首領嗎?」(撒上十1)在一個人頭上傅油是立他為王、或立他為司祭:「你為祝聖他們作我的司祭…拿傅禮用的油倒在他頭上,給他傅油」(出廿九1,7)。因此,她的行動是標記性的表達了主耶穌作為默西亞君王及大司祭。這是在祂完成默西亞使命的前幾天所發生的!

其次,聖史描述了猶達斯「濫用」了主的愛!猶達斯主動地將主耶穌「交付」給司祭長,出賣了祂。我們相信猶達斯在主耶穌與當時的宗教領袖出現矛盾時,他必然在旁,亦知道他們想置主耶穌於死地。「交付」在主耶穌的受難始末中是一個重要的觀念,表達了主耶穌被出賣的經歷「人子要被交在人手中」(谷九31)、「人子要被交於司祭長和經師」(谷十33):猶達斯,作為祂的門徒,將祂交付給猶太人的領袖;猶太人的領袖將祂交付給外邦人的統治者:「司祭長、長老及經師,和全體公議會商討完畢,就把耶穌捆綁了,解送給比拉多」(谷十五1);外邦人的統治者將祂交付於苦架上。這連串的事件表達了人類的拒絕及將天主子釘在十字架上;但最悲痛的卻是這份無情的出賣:猶達斯作為被主耶穌所特別揀選的、與主耶穌建立了一份親密關係的、被主耶穌所派遣的,卻「濫用」了主的愛,一次的口親出賣了主耶穌而陷入黑暗!猶達斯為何要出賣耶穌?他最終發現彼此的理念不同,主耶穌並非他所期望為能對抗羅馬統治、並為社會帶來徹底改革的領袖。主耶穌所持有的是另一類的價值:「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上主…愛近人如你自己」(谷十二30—31);因此,在伯達尼晚宴中,猶達斯並不接受主耶穌對這位女士的接納,他在失望中作出了出賣主耶穌的決定!雖然主耶穌亦向他作出愛的呼喚:「但是負賣人子的那人是有禍的!那人若沒有生為他更好」(谷十四21)。可惜,猶達斯並沒有回應!

再者,當主耶穌在大司祭前被判死罪之後,馬爾谷描述了伯多祿的背主及回頭:一方面,伯多祿勇敢地跟隨主耶穌到大司祭的庭院;但另一方面,他卻自保地保持低調:在人群中烤火(谷十四67)。如此,我們可以體會到伯多祿如何為自己的安全及舒適著意。但是,大司祭的使女認出他:「你也是和那個納匝肋人耶穌一起的」(谷十四67)。這是如何的諷刺:與主耶穌在一起實在是門徒的使命及渴望,但如今伯多祿卻否認了!伯多祿三次的否認:「我不知道,也不明白你說甚麼」(谷十四68)、「這也是他們中間的人」(谷十四69)、「我不認得你們說的這個人」(谷十四71),但從這些否認中,卻包含了一個真理:伯多祿真的不認識主耶穌!雞鳴二遍正是午夜至早上三時之間,伯多祿突然醒覺過來,想起了主耶穌曾講過的說話:「雞鳴二遍之前,你要三次不認我」(谷十四72)。馬爾谷沒有明示伯多祿覺醒的原因,但路加福音卻記載了主耶穌向伯多祿的凝視:「主轉過身來,看了看伯多祿;伯多祿就想起主對他說的話來…伯多祿一到外面,就悽慘地哭起來了」(路廿二61—62)。主耶穌的深情回望,伯多祿 驀然回首:他和主耶穌的相遇、受主的教導、蒙受的恩寵、被愛的甜蜜……這份愛情的互動,怎能使他不動情,他的流淚,治療了他內心的一切傷痛,使他能堅強地為主作證,正如主耶穌所預言:「待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兄弟」(路廿二32)。

他們三人均經歷了主耶穌的愛,並以不同的方式作出回應。我們從受造的開始亦已蒙受恩寵,並在主愛內成長;那麼,面對主耶穌為愛而作的犧牲,這一刻,我的回應又是甚麼呢?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