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自由行」取代自由?

期數
3663
刊登日期
2014.05.02
作者
羅淑儀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5 月 04 日

相信大家都會感受到香港的躁動與不安。最近有一位香港大學醫科女學生,在臉書上發表了一篇長文,內容提到她八歲時從內地偷渡來港,多年以「行街紙」生活,直至最近才拿到身份證的故事。文章發表後,惹來網民批評,指她是蝗蟲,非法偷渡來搶奪資源。

這些批評令人不安,撇開她的故事有多曲折,表達有多不當,批評的焦點就是她是個偷渡客,至於她十多年來怎樣克服困難,終於考入大學的堅忍精神,就被這原罪抹煞掉。這種反內地人的情緒近年不斷發酵,以致我們失去了欣賞生命的能力。

隨後一幀內地遊客讓孩子隨街如厠的照片,又進一步牽動香港人的情緒,有人批評內地人不文明,而內地《環球時報》又發表文章,批評香港人集體不文明。結果矛盾升温,有內地網民發起五一黃金週帶小孩來港隨街便溺,香港網民則揚言拍攝隨地便溺照來還擊。

這些行為也令人不安,對很多中年人來說,隨街便溺也可能是孩童時代做過的行為,那時環境不及現在,隨著經濟發展,社會也走向文明。但反內地人的情緒,讓我們走回頭路,互鬥不文明。其實,如果大家相信我們的文明程度較高,那是否該起示範作用?

或者有人會反駁,香港規模小,是個脆弱的體系,很難抵擋內地龐大的壓力,劣幣是會驅逐良幣的。別忘記在二千多年前,相對法利塞人,耶穌和祂的門徒也是少數,但現在祂的羔羊遍及大地。我們應該認定自己的價值。

當然,身處此刻的香港,我們的生活空間日漸收窄,衣食住行各個領域都足夠令人精神緊張,發洩不滿是很自然的,但憤怒的矛頭該指向何方?誰在製造矛盾?

自二○○三年實施「自由行」政策,二○○九年實施一簽多行,香港人愈來愈感受到遊客帶來的壓力,但政府一直漠視香港的承受能力,高官的回應就是「請香港人多等一兩班車」,這種掩耳盜鈴的態度,令「自由行」政策沒有及早作出調整。長久的壓力就迫出了香港人上述的情緒反應,以致我們失去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然而失去的其實更多。

早前當社會討論檢討「自由行」政策時,有不少人會告訴你,沒有「自由行」不行,香港會有數十萬人失業的。讓筆者多提一個數據︰二○○三至一二年間,零售業的租金指數由一百一十攀升到一百六十,但各行業僱員實質收入增長指數,多年來都大致維持在一百一十。數字告訴我們,「自由行」的利益都集中到地產商及業主手裡了,香港社會的經濟結構愈見失衡,政策出現副作用,政府却無積極檢討。而最致命的,是「自由行」把特區政府養懶了,回歸之初,政府說要香港成為亞洲國際都會,甚麼創意工業、物流、創新科技、中藥港等鴻圖大計,都無疾而終。管治者只懂北望伸手,日子久了,以致令香港人也失去了過去那種創造和冒險精神,忘記了我們很多人的父母輩都是偷渡者,憑靈活和堅忍熬出頭來,為香港創造傳奇的歷史。今天,人們只專注地活在恐懼和忿怒中,我們要讓「自由行」奪去自由的心靈嗎?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