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召文化

期數
3664
刊登日期
2014.05.09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5 月 11 日

普世教會於每年復活期第四主日(善牧主日)慶祝聖召節。多年來,教區一直在這天舉行聖召活動,呼籲信眾為聖召祈禱。

本年,湯漢樞機於聖週聖油彌撒講道中重申香港教區當積極推動聖召,稍後又發表聖召牧函,宣布五月為本教區的聖召月。教區如此安排,可見其推動司鐸聖召的決心。

湯樞機在聖召月牧函中指出,過往教區雖曾用過不同的方法及形式推動聖召,然多年來未見顯著成果。究其原因,是否教友,甚或修道人都對聖召一事不大上心?教友覺得聖召跟自己沒切身關係,每年能出席聖召活動已經不錯了?有見於此,為長遠計,教區希望能建立「聖召文化」,把聖召意識帶進一眾教友的信仰生活中。

按二千年教區會議文獻,在「教區司鐸聖召的栽培及延續培育」報告書的期望提到,教區司鐸在牧養天主子民和向教外人傳揚福音上擔當重要角色。如司鐸聖召短缺,會直接影響福傳事工,是故決心要在教區內全面建立聖召文化,上下齊心,合力推動聖召。

聖召荒是普世教會的共同問題。翻查簡單的數據,香港天主教會過去十年共祝聖了八位教區司鐸(未計修會和傳教會的祝聖人數),從人數來看或已不錯。當然,這無法與七、八十年代相比。

聖召不是一門職業,而是屬靈使命,是天主給當事人的獨特禮物,接受邀請者要作出無條件委身的奉獻。

回看時下社會,人們追求的是以自主自我為取向、以滿足個人慾望和物質要求為依歸的生活,這與回應司鐸聖召及奉獻生活所持守的服從、貞潔、貧窮的福音價值背道而馳。

換言之,現今青年在回應聖召而要作分辨抉擇時,要考慮和關心的問題,相對來說困難得多。面對俗世百般的吸引和衝擊,大大阻擋著人作出取捨,此實是影響人追隨聖召主因之一。

過去,教區舉行聖召活動時,講者多能激勵人心,參加者也情緒高漲;可惜,活動過後,跟進工作又如何?是否曲終人便散?

如今,教區提出要建立聖召文化,期望教友能吸收這理念。聖召並非關乎青年人,而是整個教會,堂區、家庭、各團體,亦即每一個信友共同參與的事。

培養聖召文化就是把聖召普及化,讓教友明白聖召是甚麼一回事,明白人人都有責任推動聖召,一同積極參與。

有人認為,每年香港都有三千多成人入教,理應有多些聖召。這是對的,但讓我們關心的是,領洗後需要繼續接受培育,好能成為信仰成熟、與主相交、實踐愛主愛人聖訓的教友。

從培育經驗中可見,推動聖召要從紮根信仰生活著手,當中傳教士的善表、公教父母的家庭信仰培育,以至信仰生活中的靈修陪伴都是十分重要的。

建立聖召文化不是朝夕的事,要透過時間培養,要經得起時空環境氛圍的考驗。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