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主持生態祈禱活動
(綜合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訂定九月一日「為關愛受造界祈禱日」,他當日於羅馬時間下午五時主持梵蒂岡的祈禱活動。他希望眾人檢視各自的生活方式如何影響地球生態。
教宗八月二十六日在公開接見活動結束時宣布,他會主持九月一日為關愛受造界祈禱日活動。
教宗說:「我們願意與東正教弟兄和所有善心人士一同共融祈禱,為解決人類正遭遇的生態危機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世界不同角落,各地方教會團體已安排適當的祈禱和省思活動,要把這一天成為貫徹言行一致生活方式的有利時機。」教宗說:「我們聖座的主教、司鐸、修士和平信徒,將於當天下午五時在聖伯多祿大殿內舉行聖道禮儀。現在我誠邀每位羅馬人、每位朝聖者和一切人士參加這項活動。」
教宗方濟各於八月六日訂定上述祈禱日時,強調祈禱日具備大公運動的重要幅度。此外,方濟各的《願祢受讚頌》通諭也影響了一些國家政府的環境政策。
各地政府留意教宗通諭
宗座正義和平委員會主席圖爾克森樞機(P. Turkson)八月中接受梵蒂岡電台訪問時談及這次祈禱日。
圖爾克森樞機首先談到為受造界祈禱日的大公運動的意義。他說,東正教會早年已開始於九月一日為受造界祈禱,教宗選擇同一天,其象徵意義非常重要,就是希望兩個教會彼此接近。
對於各地政府對通諭的評價,樞機表示:「世界政治領袖已經開始聆聽通諭的教導,我能為此作見證。六月二十九日,我率領聖座代表團在紐約出席關於氣候變化主題的討論,聽到眾人紛紛提及教宗方濟各的通諭。」
圖爾克森說:「此外,我們繼續收到恭賀教宗頒布這通諭的信件。來信者不只是學者,也有國家元首、企業領導人和政府成員。……毫無疑問,這道通諭對一些政府和世界組織的領導人產生了影響。」
亞洲教會同響應
與此同時,菲律賓天主教會響應教宗的號召,九月一日舉行「為受造界祈禱日」,與教宗同步祈禱。
據信仰通訊社的消息,菲律賓教會還在這一天開啟「受造界季節」;屆時,馬尼拉的塔格萊樞機在首都馬尼拉主教座堂主持聖祭。
受造界季節始於二○一三年,為期六個星期,以尊重環境為主題,在堂區、公教學校、團體推動關注環保的活動、慶典禮儀及展覽。
今年受造界季節以《願祢受讚頌》通諭為題,開展不同的反思及活動。
目前,菲律賓教會發起一項為支持全球環保的簽名運動,要求國際社會合力把全球溫度升幅限制於攝氏一點五度以下。請願書將交給出席十一月聯合國巴黎氣候變化峰會的各國領袖。請願書也要求各國領導人,對因著氣候暖化而承受天災的窮人,提供更廣泛的援助。
此外,印度方濟大家庭協會的五萬多名會士、修女和方濟會在俗成員,亦於九月一日舉行朝拜聖體一小時活動,以響應教宗呼籲。
印度方濟大家庭協會協調人薩加延神父(N. Sagayam)強調:「祈禱和朝拜聖體是堅固與造物主天主關係的精神食糧」。
他說:「印度的方濟會士藉著祈禱,與教宗一起推動新的生活方式,並以具體行動活出與整個宇宙的關係。」
響應教宗生態呼籲
本地教會團體辦祈禱會
(本報訊)本地天主教團體亦響應教宗呼籲,九月一日為全球生態舉行祈禱聚會。
天主教綠識傳人九月一日晚於黃大仙聖雲先小堂舉行祈禱會,以「覺醒、懺悔、祈求、見證、感恩」為副題,祈禱會設網上直播。
此外,主教座堂九月一日晚亦於教堂內舉行朝拜聖體祈禱聚會。圖示主教座堂八月底有關祈禱會的資料和宣傳。(明)
截稿時間關係,九月一日香港和羅馬的報導見下期;相關報導見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