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上一代 下一代
當我們還是小時,我們並沒有「上一代」或「下一代」的概念。在我們眼前只有大人。對於小孩來說,每一天,我們都生活在大人國裡,為著學習及模仿他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處事原則,溝通技巧 (雖然我們也有自己特別的方式——哭)。我們只會懂得活在當下,並不會理會過去及將來。
在少年時,我們開始對大人的處事方式、生活模式抱有懷疑。雖然我們希望從他們身上學得更多的人生智慧、價值以及由他們累積下來的寶貴知識,我們也會跟從大人對我們的期望而生活,希望他們不時指點迷津。但是,我們亦會反對他們,認為他們的想法已經過時、落伍,追不上新科技及這時代的脈搏。
到了青年時期,我們已建立了自己喜歡的生活模式,獨立的思維方式。我們會批評上一代的錯誤,也會對一切不公義的政策及問題提出意見,希望可以建設社會,造福他人,編寫時代新一頁。我們會認為上一代不明白新一代的需要,大家話不投機,互相猜忌、攻擊指責,形成所謂「代溝」。我們期望可以青出於藍勝於藍,由我們雙手去掌管自己的未來,把社會帶入新時代。
當我們踏入中年後,雖然我們已日趨成熟,待人處事也得心應手,但我們也要面對自己在身、心、靈各方面的轉變。我們會看到上一代面對年老的問題,經歷長輩一個一個地離開世界,我們會緬懷他們的過去,他們的功德,他們對我們,對家庭,對社會的影響。與此同時,我們也開始會為下一代費心。一方面我們會為自己新生的小孩雀躍歡呼,憧憬著他們美好的未來,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會因為很多「未知數」而感到疑惑、焦慮。
到了老年,我們會不時回想當年舊事,彷佛這一代將會頓時消失。我們雖然要面對漸走下坡的健康,很多事情已力不從心,但同時也滿足於曾經走過的人生路程,為下一代所付出過的一切。下一代成為我們的繼承者,我們的期望,我們漸漸學會放手,信任下一代,依靠他們,由他們接棒,繼續編寫人類的歷史。
愛把不同時代的人聯繫在一起,倘若任何一代缺少了愛,我們的社會便不能延續下去。耶穌是愛的根源,不同時代的人也需要認識祂,喜愛祂,信靠祂,效法祂。信仰的傳承是維繫各代的重要一環。我們要把信仰一代一代地承傳下去,好使天主的救恩能夠惠及每一個年代的人。耶穌是人類歷史的元始及終結,無論上一代或下一代,祂也會與我們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參瑪廿八20)
-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黃潄芳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