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地區教會領袖
(天亞社訊)東南亞地區教會領袖擔憂他們身處的發展中國家,對家庭觀念日漸式微,夫婦離異情況嚴重,冀望正在梵蒂岡召開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能夠對家庭與婚姻有清晰的指引。
印尼主教團家庭委員會負責人拉蘭圖卡教區龔高邦主教(Kopong Kun)表示:「我們看到在家庭內出現多種危機。這裡有夫婦離異的問題。」
他說,「作為教會,我們感到憂慮」,在主教會議「將會談及在教會及社會生活中(家庭)這個最重要的單位」。
龔主教表示,教會需要根據牧靈工作的狀況,尋找途徑及方法,解決家庭所面對的挑戰。
印尼的地方習俗在婚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教會面對的挑戰,他認為是說服天主教徒在教堂結婚,但他強調「這並非意味要消除地方習俗」。
主教認為,另一個挑戰是廣泛出現的跨信仰混合婚姻。他說:「這已經成為現實,我們需要從牧靈角度去面對這問題。儘管這不是理想的情況,但我們怎樣做才可使我們不反對它呢?」
就在世界主教會議召開前一個月,在東南亞各地的教區層面都有對會議表達他們的期望。
緬甸仰光總教區教務長明蘇神父(Myint Soe)期望會議能澄清對再婚教友的要求及責任。
明蘇神父指出,由於國家在政治及經濟的不穩定帶來了貧窮及不公義的問題,緬甸的「家庭觀念日漸式微」。
他表示:「家庭是地方教會的單位和福傳的基石,因此推廣家庭觀念是很重要的。」
與此同時,緬甸有涉及種族與宗教的一些具爭議法律。
明蘇神父指出:「教會需要研究這些法律,並對教友展開教育計劃。」
此外,遷徙似乎是影響亞洲家庭的另一現況。菲律賓馬尼拉總教區塔格萊樞機(Luis Antonio Tagle)形容那是「另一種的分居」。
他說:「它不是一種『擺脫』的分離,而是令人痛苦的分離。因此我們要問,『我們要為這些(合約)工人提供甚麼牧靈照顧,使他們繼續忠於他們的家庭⋯⋯而我們又能夠為那些留下來的人做些甚麼呢?』」
天主教家庭更新運動組織「基督伴侶」曾試圖正面地處理遷徙這個問題。這是梵蒂岡承認的一百二十二個全球組織當中,唯一在亞洲的團體。
這個天主教徒國際運動的負責人塔萊(Jose Tale)表示:「在沒有放寬教會訓導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接觸(移民家庭)。」他又說,一些移民在其他國家開始一個新家庭是相當普遍的。
平信徒貢獻主教會議
塔萊與妻子一起參與的這個組織也參與了本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的籌備工作,但他仍未知道他們的團體將會發揮多大的「建制上的影響力」。
塔萊期望會議將提出「有關婚姻及家庭的最新指引」,協助天主教徒回應有關一些類似同性結合及離婚,以及其他議題的情況。
印尼的龔主教表示,儘管面對一些如離婚及同性結合的現況,教會在婚姻的訓導將不會有任何改變。
龔主教說:「我們不是談論將立場軟化,而是討論牧靈工作。(教會)仍然非常堅持它在這方面的訓導。」
離婚及再婚天主教徒領聖體等的問題,龔主教認為是一些牧靈工作方面的挑戰。
他說:「我們不想見到他們被排除在教會之外。他們也是教會的成員,有著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