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傳教與夢想

期數
3739
刊登日期
2015.10.16
作者
何家怡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0 月 18 日

「年輕的修道者們,你們要有夢想,因為夢想是傳教的主保。有夢想,才有將來。看聖女小德蘭雖然在隱修院內,甚至被她的長上施加諸多限制,卻沒有放棄夢想⋯⋯那些作先知的,都是有夢想的人⋯⋯」這是教宗在今年九月為普世年輕獻身修道者聚會中的其中一段講話。他勸誡我們不要固守先人所留下的「工作、事業」,卻要懷有聖神的智慧,活在自由當中。的確,年輕人的特質,就是有夢想、有衝勁,年輕修道者亦是,且必須與長上保持對話,去落實我們的夢想。加入修會,不是只為做這些、做那些,或是死守某些傳統,或是某些「傳教事業」,卻不去了解其背後的精神及時代徵兆。教宗比喻這些就好比一些家長,以為為孩子的好處,為他們鋪好路,教他們做這做那,卻不容許他們有絲毫的空間去「做夢」,這只會培育死板的孩子,只懂服從,卻不懂思考,更不懂用心聆聽。

教宗說「夢想」是傳教的主保。記得數年前在發終身願之前,其中一位總議員問道:「可否分享一下你的夢想……」回想起那時候,修會中年輕一輩都是有魄力的人,年長一輩的都十分喜歡我們,因為我們做事又快又多想頭、又體力十足,所以要「做」的事十分多,尤其在香港長大的人十分講求效率,很多看似瑣碎的事,特別那些要上網、用電腦、出外買東西等等,都由我們來做,再加上少許人格上一些不成熟需要,如討人歡喜為得到安全感、大方慷慨為確認自己身份等等,那麼長上的請求或要求,與這些年輕一輩便成了完美的組合,要「做」的事情就多了。少了時間休息或獨處,試問哪有空間去「發夢」?很坦白說,當年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位年輕的修道者。當那位議員問我的時候,我真的沒有想過自己的夢想,因為只想到一心為省區、為修會出一分力,但卻沒有特定的方向。就是她這樣一問,促使我去做夢。整個過程使我重溫由入修院至發終身願前的時期,大概共有約九年的時間。由最初連自己的聖召都不太清晰,直到細味在培育期內所有的經驗,發現原來自己真的是有過夢想的。這份夢想給我帶來傳教的動力,也給我帶來自我培育的方向,同時也給我細聽聖神呼喚的聲音的機會,使我在修道的路上更加踏實,即使面對艱難挫折,也靠著這夢想的動力繼續向前走。

朋友們,夢想是沒有限制的,卻有著無比的力量。不要怕去做夢,尤其身為傳教士,不論你是獻身修道的,或是平信徒;不論你是年幼的,或是年長的,不要失去夢想的能力,因為透過夢想,我們才能活出人在天主內的美善,才能實踐天主託給我們的使命。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