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區天主教大學

期數
3740
刊登日期
2015.10.23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0 月 25 日

(天亞社編譯)「東南亞及東亞天主教大學校院年會」(大學年會)於印尼舉行會議和學生生活營,呼籲宗教互相包容及促進多元。

與會者來自澳洲、柬埔寨、印尼、日本、菲律賓、南韓、台灣及泰國的天主教大學校長、行政人員、嘉賓及學生領袖,年會主題為「天主教高等教育與宗教包容」。

今年的主辦機構是蘇吉甲普拉那塔天主教大學,校長維迪亞納爾科(Budi Widianarko)博士表示:「我希望是次會議及生活營能加強我們對宗教共融的信心。」

為定立天主教高等教育在多元文化社會中的真正價值,會議邀請與會者摒棄偏見及了解他人信仰。

維迪亞納爾科說:「這地區有很多不同宗教包容的活生生例子。天主教高等教育機構的角色是繼續培育各宗教信仰的共存。」

公教大學締造和平

秉承教宗方濟各關於慈悲、對話、開放及團結的教導,教會領袖認為天主教大學可以建設在不同宗教團體之間和諧、和平共存和合作的道路。

大學年會認為,信仰的多元是重要的基石,而非「削弱的原因」。

印尼主教團主席蘇哈約總主教(Ignatius Suharyo)指出,天主教學校培育宗教包容性是社會轉型的例子。

他說:「天主教大學應肩起培育學生的責任,於在學期間,使他們可以體驗到人的基本價值的啟蒙及國際化。」

蘇哈約總主教說:「高等教育學府應該想辦法,使每位進入天主教大學的人,無論他是誰,將會經過『在基督的肖像內』使他更成熟的轉變,而當事情一旦發生,包容多元宗教就是成果之一。」

天主教大學校院年會至今舉辦了廿三屆,旨在促進區內各國的天主教大學,合作推動天主教高等教育及全球教育界對話。

推動宗教交談

菲律賓是東南亞區最多天主教徒的國家,國立及私立大學成了各種宗教的大熔爐。據國家統計局於二O一O年的人口普查結果,菲國有逾七千四百萬羅馬天主教徒,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菲國目前有卅六所高等學府都是大學年會成員,包括棉蘭老島上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學──耶穌會沙勿略大學。

上述人口普查顯示,這個菲國第二大島上最少有四百八十萬伊斯蘭教徒居民,佔全國伊斯蘭信徒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四。

沙勿略大學的伊斯蘭教徒學生班圖甘(Nor-Jamal Bantugan)在大學年會的學生營作見證時說:「我在印尼的經歷教我畢生難忘。我在一佛教家庭寄宿,有兩名印尼籍寄養兄弟──其中一位希望能成為道明會司鐸。彼此的差異沒阻礙我們成為摯友,反而慶幸彼此有差異可讓我們從中學習。我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本性,反之亦然。」

會議透過服務學習及講座,為學生提供跨文化學習經驗,讓學生領袖能就錯綜複雜的社會問題提出建議,及增強一體化的地球的包容性。

班圖甘表示:「難道我們信仰同一的神,不足以證明我們源自同一造物主?我們都是人類兄弟姊妹?」他從自身的經歷明白到,有更偉大的把不同宗教種族的人結合起來。

他說:「我們的任務是要尋找它、探求它:我們在創造我與你的神內的信德,是把全人類聯繫的橋樑。我相信如果只有伊斯蘭教徒成為好的伊斯蘭教徒,或者天主教徒成為好的天主教徒,那麼,世界將會更平安快樂。」

沙勿略大學研究及社區外展小組以和平教育為其中一個主題,積極推動跨宗教對話及服務學習計劃,為衝突不斷的棉蘭老島孕育持久和平。

該大學的協同服務學習計劃培育包融能力,學生可透過計劃與不同背景、性別、種族和信仰的人討論和合作。

 

來源:《Inquirer》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