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區團體發起聯署

期數
3741
刊登日期
2015.10.30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1 月 01 日

(本報訊)教區《願祢受讚頌》通諭研集小組十月二十五日發起「教友抗氣候暖化聯署行動」,促請各國訂定協議減少碳排放。

通諭研集小組主席夏志誠輔理主教十月二十五日出席正委會在聖博德堂的講座後,主持聯署啟動禮。該聯署信要求各國與會領袖於十一月底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落實合理可行、保持氣候暖化不超過一點五度的減排協議。聯署行動由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協辦。

夏主教說,聯署是回應教宗《願祢受讚頒》通諭,他指教宗要求人關心社會和生態,為了讓下一代生活於美好的世界,人人都應保護環境。

啟動禮前,正委會舉辦「發掘教會的寶藏」講座,夏志誠指出,信徒應遵從社會訓導的原則,履行先知與僕人的角色。

正委會講座
談天主教社會訓導

講座乃正委會第二期社會訓導課程的首項活動,課程研讀教會社會訓導文件,並探討香港現今的社會議題。

夏志誠在講座上論及教會的使命和社會訓導時說:「教會談政治,是由於教會關心人。」他指出社會訓導是教會按時代需要而出現,好讓信徒在面對社會問題時得到指引。

他解釋:「教會以社會訓導,為未有機會說出意見的人發言,帶出先知的角色。」他認為教徒除了行愛德,更應加強先知角色,實踐社會訓導。

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講師譚翼輝博士指出,香港正處於「後雨傘運動」時期,社會或會出現互不信任、青年對前景迷惘等問題,社會訓導的指引正好帶出團結的重要。

這位天主教徒學者指出,教徒要活出社會正義和仁愛,他引用教宗方濟各以「漠不關心和沉默即是同謀」回應難民問題,指這話亦切合現今的香港處境,「因為當人沉默時,已默許了罪惡存在」。

另一講者、浸大宗教及哲學系教授陳慎慶則論及由他完成的「教會在香港的政治影響」研究。該研究於二O一二年七月至去年六月進行,旨在了解堂區如何影響信徒的政治行為,發現儘管不少信徒關注民生、人權、民主政治等議題,但卻欠缺相應行動;信徒亦較少在教會團體論政,政治傾向亦以中間取向為主。他認為正委會可舉辦更多社會訓導培育活動,讓信徒主動回應社會需要。

正委會執行秘書陳麗娜會前表示,在雨傘運動的影響下,不少教徒渴望多了解教會的原則以面對及回應社會。出席講座的信徒宋思慧七十年代在學時已參與社會運動,她指整全的信仰須從多方面關心世界。另一基督徒蔡成煒指出,講座讓他反思社會發展與人的關係。(高)

 

• 抗氣候暖化聯署 https://goo.gl/GOnZ0j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