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覽花東海岸 細味開教歷史

期數
3741
刊登日期
2015.10.30
作者
鍾啟賢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1 月 01 日

出於對聖堂建築的興趣,我經常查閱不同聖堂的歷史資料,而在這過程中,還會更加了解不同地方的開教史,當中更不乏深入偏遠地區,以愛德克服語言及文化隔膜的感人事跡。在大約兩年前,無意中閱讀過由台灣攝影家范毅舜所寫的《海岸山脈的瑞士人》,書中記述的是來自瑞士的白冷外方傳教會(Societas Missionaria de Bethlehem, SMB)神父,從一九五零年代起在台灣東部開教的艱辛歷史。他們來到花蓮及台東一帶,向該處的原住民宣講福音之餘,也致力從經濟和教育著手,改善他們的生活,協助他們從原始部落社會走進現代化社會。我在閱讀過該本書後也深受感動,於是相當希望能夠親身遊歷當年神父們默默耕耘的地方。適逢早前要往台灣參加友人的婚禮,而我的堂區歌詠團團友也恰巧有意在該段時間前往台灣遊玩,「事就這樣成了」。

在整個台灣東部,由白冷外方傳教會建立的聖堂不計其數,當中大部份是由該會的傅義修士(Julius Felder)設計。由於時間有限,我只能選擇觀賞他的幾個代表作,就是沿著花東海岸公路,位於都蘭、小馬、都歷及白桑安(或稱八桑安)這幾條鄉村的小聖堂。

傅義修士在禮儀空間的布置及採光方面有著獨特的眼光,而他所設計的聖堂都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很容易就能辨認出來。那一帶的聖堂設計都是力求簡潔,擺脫傳統歐洲式聖堂的樣式,既不追求超出實際需要的規模,也沒有華麗的細節作裝飾,可是這種簡樸的氣氛,加上東部鄉間的寧靜環境和清新的空氣,反而更易令人消除心中種種雜念,專心親近天主。

現今的都蘭天主堂是傅義修士較新的作品,在二OO三年才祝聖啟用,它的最大特色就是其菱形狀的拋物面屋頂,在整個台灣也是相當少見的。以洗石子作牆面的設計,在他較後期的作品也是很常見,算是他的其中一個風格標記,而呈傾斜狀的窗戶設計,則與都歷天主堂同出一轍。

小馬天主堂與白桑安天主堂的特色則在於其祭台上的錐形屋頂,配以較大的玻璃作採光,在陽光照射的配合下,營造出「天主是光」的神聖感覺,而這種採光概念在現代的聖堂建築也是常見的。小馬天主堂背後的花園,便是幾位白冷會士的墓園,如果大家有機會到此一遊的話,請別忘了向這些偉大的開教先鋒作追思和致敬。

這些美麗的部落聖堂,就如散布在新界的鄉郊小堂一樣,隨著青年人搬到城市生活,鄉郊地方人口減少,加上剩下的老人家逐漸凋零,有不少已不能再維持每個主日都有彌撒舉行,甚至面臨著停用的危機。透過朝聖來細味這些感人的傳教故事後,我一再反思何謂「福傳」。很多教友片面地認為「福傳」就等於「講耶穌」,可是如果教外人在我們身上看不到愛德的臨在,無論我們把主耶穌的事跡說得再動聽,在外教人眼中也就只當是聽了一個故事而已,而只有愛德才能真正能感動所有人,包括反對主耶穌的人。

 

延伸閱讀:

丁立偉、詹嫦慧、孫大川。《活力教會─天主教在台灣原住民世界的過去現在未來》。台北:光啟文化,2005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