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焦慮量表

期數
3742
刊登日期
2015.11.06
作者
黃宗顯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1 月 08 日

焦慮症在香港十分常見,是一種都市病。在國際疾病分類指引下,有很多種不同類別的焦慮症,例如廣泛性焦慮症、驚恐症、社交恐懼症、廣場恐懼症、特定恐懼症、焦慮抑鬱症等。在香港,焦慮抑鬱症(Mixed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和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較常見。

在日常生活中,壓力事件可引致焦慮反應,假如處理了問題,焦慮情緒自然減少。但如果焦慮情緒持續,可能達到病態的水平。形成焦慮障礙的成因很多,很多時不是跟單一因素有關,以下談談廣泛性焦慮症。

首先,廣泛性焦慮症有遺傳因素,假如直系親屬患有這病,可增強患病的機會。另外,壓力是導致焦慮症的一個成因,假如面對短暫的壓力,身體可以嘗試適應;假如壓力是長期或程度很大,身體可能未能適應而出現精神障礙。比外,咖啡因、酒精、鎮靜劑的上癮也可導致焦慮症。

一般人腦內的神經傳遞物質GABA,可減低中樞神經的活動,在廣泛性焦慮症中,GABA的水平較低。另外,神經傳遞物質血清素的失調,也是其中致病的機制,所以其中一種治療焦慮症的藥物是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腦部的組織杏仁核(Amygdala),又稱杏仁體,它對情緒反應如焦慮恐懼很重要,可判斷某事物在情緒上的重要性,可產生恐懼的記憶,杏仁核的功能可在焦慮症中受影響。

假如懷疑自己可能出現廣泛性焦慮症,可嘗試以下的「廣泛性焦慮量表」(GAF-7)。這量表有七條題目,問及在過去兩個星期中,以下的情況煩擾你有多少:完全沒有(0分);幾天(1分);一半以上的天數(2分);幾乎每天(3分)。

1. 感到緊張、不安或煩躁
2. 無法停止或控制憂慮
3. 過分憂慮不同的事情
4. 難以放鬆
5. 心緒不寧以至坐立不安
6. 容易心煩或易怒
7. 感到害怕,就像要發生可怕的事情

將所有分數加起來,分數愈高,焦慮程度愈高。5至9分,輕度焦慮;10至14分,中度焦慮;15分或以上,嚴重焦慮。10分或以上,可能患上廣泛性焦慮症,可考慮向醫生求診,作更深入的臨床評估。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