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殯葬交疊婚禮

期數
3709
刊登日期
2015.03.20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3 月 22 日

(天亞社訊)台灣高雄教區三月七日耶穌聖名堂,出現一台同時包含婚配聖事及殯葬禮儀的彌撒,讓基督信仰衝破了民間習俗。

它之所以出現,事緣新人許嘉玲早已訂立婚期,但與癌症搏鬥兩年多的父親許金烽突然病逝。按照民間習俗,婚事理應延後,不過這家人卻秉持信仰,在神父的妥善策劃下,在同一台彌撒裡,父親的殯葬禮和女兒的婚配聖事交叉進行。

這台由先人的「人生畢業典禮」和新人的「婚姻生活開學典禮」組成的特殊感恩祭,成為台灣天主教會神父同時主持這兩項人生大事的禮儀例子。

感恩祭由耶穌聖名堂主任司鐸黃忠偉副主教主禮,曹世鐸蒙席及道明會黃金昆神父共祭。聖堂大門還高掛著「慶祝許金烽若瑟弟兄復生、葉韋廷與許嘉玲結婚感恩祭」的金字紅布條。

整台彌撒呈現虔敬、喜樂、溫馨和感恩的氛圍,許金烽的妻子賴月猜更特別提醒參禮者「穿著喜樂慶祝的服飾」出席,讓四百五十位參禮者永難忘懷。

黃神父講道時說,基督徒的復生感恩(殯葬彌撒)或追思禮儀,理當以基督的「逾越奧跡」為中心。為基督徒而言,逾越奧跡、感恩禮的舉行的根源意義,就在於「慶祝」生命的重生、復生與永生。

他指出,天主選定這一天,加上許家的信德及智慧配合才成就了天主的美意及神奇的安排。

黃神父特別表揚一九五九年出生的許金烽,在病榻中的信德與行動逾越了人性,為進入天國永生作好準備,他的一生可用「活的精采,死的尊榮」來形容。

彌撒期間,先舉行婚配聖事。一對新人在天主台前、父親靈柩旁、雙方家長、親友來賓前互相許下婚姻盟誓,也實現了父親生前的願望。

其後舉行許金烽(聖名若瑟)的告別禮,其家祭、公祭禮成後,由十字架及遺像引領靈柩移出聖堂。

靈柩移出聖堂後,鞭炮聲隆隆隨即響起,祝賀先人復生的喜悅。新人緊接著步出禮堂,第二串鞭炮再次響起。

耶穌聖名堂教友吳家犖告訴天亞社,許金烽在二○一三年三月聖週發現罹患白血球急性淋巴癌,直到今年二月二十三日蒙主恩召。

許氏患病期間,家屬發出緊急代禱請求,除龐大親友團向天主懇切祈禱外,許氏全家對於嚴峻的挑戰也用足了全力,把吃苦當補贖,把住院當避靜,在病房每日勤讀聖言。

吳家犖又感謝許金烽以他的生命讓她學習「不擔心、不害怕、常保平靜祥和,將生命目光轉向耶穌聖體及天主聖言」,而不是只停留在病痛所帶來的生命威脅,這正是四旬期真正的逾越精神──逾越人性,走向神性、超性的生命的最佳寫照。

這也讓她想起台灣單國璽樞機在「生命告別之旅」所散發的光與熱,用整個生命活出愛,活出信德的樣貌以及福音的精神,直到最後一口氣息。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