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信仰之旅──日本朝聖(中)

期數
3743
刊登日期
2015.11.13
作者
何李麗珍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1 月 15 日

平戶市天主教會在教難期間,當地領主帶領教友轉入「地下」,過著隱蔽的信仰生活,形成獨特的生活文化,史稱之為切支丹文化。三十一日,我們參觀充滿著這種文化色彩的山田教會,聖堂天花兩側有八幅像是用小貝殼或細砂或是用棉線鈎織的彩圖,描述七件聖事及耶穌的死亡復活,很美很有特色,只有在生月島上的這間聖堂才能看到。感謝聖方濟沙勿略把基督信仰的種子散播在這些小島上,藉著聖神的鼓勵、聖母禱告的支持,並以殉道者的血及堅守者的淚灌溉,雖在極度苦難中,教會仍能植根成長。

下午,我們到達長崎,始知道長崎縣正把縣內的教會群及天主教相關的文化遺產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因此,很多日本國民都擠到長崎來欣賞這些國寶級文物。大浦天主堂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旁為資料館,介紹天主教在日的歷史、天主教聖人,還有天主教的文化作品,更有免費中、英、韓、日文的書刊送贈,實在是福傳的好機會!

浦上天主堂在原爆的所在地上,原爆當日,浦上教會一萬三千多位教友,其中八千五百人死亡,整座聖堂倒塌,只剩下聖堂門前的痛苦聖母像和聖若望像。聖堂重建後,該兩個聖像被放回原位,以茲紀念。當我走進浦上天主堂,看到長櫈上均編有號碼,直數由祭台前第一行至最尾的第四十六行,橫數四行,相信這教會的人數不少。聖堂右側的小堂放置著原爆時聖堂的遺物,並寫上「和平」兩字,祭台下方寫著日文,意思是:「請為原爆的死難者祈禱」。沿天主堂斜坡走下去,左邊是和平公園,向前走就是原爆原址及紀念碑,再向上走就是原爆資料館,清楚介紹原爆的慘況。唉!平民永遠是最無辜的犧牲品。

九月一日早上,我們到訪長崎二十六聖人殉道地及資料館。資料館入口處展出聖人殉道紀念碑的製作意念及製作經過。特別之處是紀念碑上二十六個塑像的眼睛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天上仰望,顯示聖人的同一意願就是回歸天父,這就是他們的信仰。資料館內還展出了許多聖人的親筆書信,包括聖方濟沙勿略的,最感動我的一封就是聖保祿三木在獄中寫給家人的信,他在行刑前仍記掛著家人的皈依,勸勉他們要棄罪信主;在這封信右上側高懸著一個大型木十字架,顯示當時殉道者的受刑情況。資料館二樓樓梯盡處的紀念館安放了多位聖人的聖髑,我們在那裡靜默祈禱。走出資料館,發現後面有一間像是高迪(Gaudi)設計的耶穌會會院,我們探訪了一位在日六十五年的西班牙籍耶穌會士Antonio Garcia神父,他用西班牙文給我們覆手祝福,然後請我們到聖堂朝拜聖體。

二日晨早,我們駛上高速公路直往島原城堡,登上聳立的五層樓,細閱設有日英兩文註解 資料館有關天主教在島原一帶發展及被禁三四百年的歷史。當時教友不單被迫踐踏聖經聖像,更有餓死的、燒死的,以及被拉到雲仙地獄,用温泉沸騰的水倒在身上迫他們背教的,若不從者即被丟進溶漿沸洞中,活活燙死。我們其後驅車前赴雲仙地獄,一到雲仙,即嗅到濃烈刺鼻的琉璜味,濃煙密佈,泉水在地下滾燙;我們奔上山,在叢林間找到了紀念殉道聖人的石碑和十字架。我們默念聖人們面對如此環境和酷刑,依然堅守信仰,寧死不屈,將光榮歸於天主聖父,確是情可至極!祈求中華教友,無論身處何種境況,仍能持守信仰! (待續)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