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興建若望保祿堂
(天亞社訊)華人地區首座以「聖若望保祿二世」為主保的天主堂預計今年在台灣南部屏東縣來義鄉祝聖,並有這位聖人教宗的聖髑供奉在堂內讓教友敬禮。
新聖堂於去年二月動土, 至今外觀建築都已完工,只剩下軟體設備及必備器具須由教友傳教協進會籌措經費來採購, 就可以祝聖, 讓各地朝聖者前往祈禱。
聖保祿堂傳協會主席卓德明對天亞社說, 負責管理來義鄉十一間教堂的歐大福神父(C a l o g e r o Orifiamma)親自返國領取聖髑帶回,那是先教宗的血液,將放在新聖堂內供奉。
這位聖保祿堂本堂司鐸告訴天亞社,他在一九九七年暑假參加在巴黎舉行的「普世青年節」時,聆聽了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證道後回國, 就回應了天主的召喚,前來台灣加入高雄教區修道, 在文藻大學學習華語,於二○○七年晉鐸。
現年四十二歲的意大利籍歐神父在大學畢業後, 從事設計工作長達十年,包括教堂設計;故此,這次為佔地九百平方公尺的聖若望保祿二世堂設計,就輕而易舉。他不以歐洲式教堂模型,而是台灣本土式建築為外觀, 分有聖堂和活動中心。
卓德明表示,感謝高雄教區捐助新台幣一千二百萬元(約三百一十萬港元), 並再借出二百萬元,內部設備和器具購買等尚差約二百餘萬元, 正由傳協會去募集。
他說, 來義鄉五個部落連年遭受風災和水災侵襲,二○○九年八月初發生又稱「八八水災」的「莫拉克風災」造成六百餘人死亡和失蹤,受災戶的家園及田地受到損失慘重,忙著重建工作,難以負擔建造教堂費用,傳協會準備前往中、北部排灣族青年聚集就學和工作的教堂去募款, 早日使「聖若望保祿二世堂發揮宣報基督福音使命」。
卓德明指出, 來義鄉有七千人,都是排灣族原住民,其中二千多人是天主教徒。而包括新聖堂在內全鄉共有十一座教堂,都是由歐神父和厄瓜多爾籍羅四維神父(Hector David Rosales Sanchez)牧養,因此每間聖堂不是每個主日都有彌撒。
若望保祿二世與若望廿三世已於今年四月廿七日救主慈悲主日由教宗方濟各封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