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教團牧函呼籲

期數
3745
刊登日期
2015.11.27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1 月 29 日

(天亞社訊)在教宗方濟各十二月八日揭開「慈悲禧年」序幕前,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發表牧函,呼籲全體台灣人,尤其是二十七萬天主教徒從日常生活小事做起,響應教宗號召的「生態悔改」。

這份二○一六年牧函於十一月二十二日發布,題目為《歡慶慈悲禧年,愛護共同家園》。主教團藉此特別提醒台灣鄉親:「由個人悔改而至保護生態的具體行動:可分兩方面來說,對內──堂區、家庭;對外──社區、社會」。

牧函說到「內在悔改的具體行動」,就是從改變日常生活中的細節開始,常檢視自己在個人食、衣、住、行方面是否懷有保護環境的信念和態度,珍惜萬物,做名副其實的「生態公民」。

主教團提出一些建議,例如使用環保餐具、低碳食物且食不過量,減少使用冷暖氣,多利用大眾交通工具,做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發起二手物資捐贈或義賣的活動等。他們又建議利用各種機會教育教友,如在彌撒講道中、教理講授等時刻,提升教友的環保意識、鼓勵眾人落實環保。

至於「對外悔改的具體行動」,主教們指出就是要積極參加社區推動的環保志工隊和環保社團活動,如清潔環境、健走、聽演講、閱讀環保資訊,認養廢耕土地,參與小農耕種活動、購買小農產品等。

牧函強調「生態悔改」除了檢視個人生活,更需要內心的轉化,培養關懷大地的福音精神,並與他人攜手合作,結合團體的力量,效法基督的慷慨、自我犧牲和善行。「悔改需要『愛的覺醒』,生命之主的愛不斷催迫我們尋找前進的新路徑;天父是萬物的終極根源,將我們與萬物連結一起。」

文件更再度提醒教友,在面對人類共同家園瀕臨的危機,教宗方濟各切願與全世界所有的人「對話」,並表示:「我們必須與國際政壇之間推動彼此的對話,以免不斷的沉淪下去。」

教宗在六月發表的《願祢受讚頌》通諭中談到氣候的變化、水、土壤和空氣的污染,使全世界的生態惡化。他歸咎於人類不負責任的濫用天主所賞賜萬物,致使大地母親痛苦哀泣。

主教團的牧函又談到科學和科技對人們的影響,指出科技雖幫助人類改善生活條件,但卻被那些利用科技,掌握經濟力量的人主宰人類和全世界。

它指出,那些人只接納科技的進步,並從中得到最大的經濟利益已經足夠,從不考慮因此可能對人類造成的負面衝擊。

牧函又指責研發現代高科技的產品,誘發人們的購買慾,「使得大多數人在不知不覺中隨波逐流,役於物而不自覺,甚至跌入非必要的消費漩渦裡,認為這就是理所當然的生活方式」。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