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慈悲克勝罪惡

期數
3745
刊登日期
2015.11.27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1 月 29 日

法國巴黎十一月十三日遭遇恐怖襲擊,造成嚴重人命傷亡,事件促使各方思考當如何杜絕這類悲劇。天主教會十二月八日開啟「慈悲禧年」,有助信徒在這方面反省問題。

慈悲是化解暴力的關鍵。慈悲不停留於憐憫,也讓生命彼此連結,與眾善心人士一起建設和平;若要對抗有系統的暴力,信徒須透過對話與合作發揚慈悲。

巴黎以外,其他地方間或遭受暴力以至恐怖活動,這威脅人民安全,迫使大批中東難民逃到歐洲等地,歐洲及中東人民同樣承受著暴力的後果。

教宗方濟各為明年一月世界移民與難民日撰寫的文告,正本著慈悲禧年精神以回應難民困境,他鼓勵信徒履行慈悲福音的良知,不能對難民的痛苦無動於衷。

正當中東難民在歐洲日益增加之際,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P. Parolin)接受法國《十字架報》訪問時指出,慈悲禧年能成為宗教交談的良機,讓基督信徒與穆斯林對話,因為兩宗教同樣相信造物主的慈悲,堅持以仁慈對待別人,更不能以暴易暴。

慈悲與正義乃一體兩面。當恐怖主義趁機在中東亂局裡滋長,國際社會便需要正視根源,歐美教會亦呼籲政府制止暴力。持久的和平不靠刀劍,卻有賴各方對話磋商。

另一方面,右翼份子利用公眾對難民及新移民的猜忌,挑動排外思想以鞏固其政治利益,令推動社會和睦變得不容易。

面對如此價值觀迷失,教會要能擔當修和與先知角色,搭建溝通橋樑,驅除社會對外邦人的冷漠。當宗教被極端份子假借為施行暴力的藉口,澄清誤解與對話顯得尤為重要。

在香港,昔日的越南難民問題,讓人們認真反思與鄰人的關係,如今又面對來自各地的尋求庇護人士,本地基督徒須履行世界公民身份,再次發揮寬容的精神。堂區信徒和聖雲先會成員近年累積了不少經驗,他們不單只在物質上支援尋求庇護人士,也從中讓民間社會認識難民困境,藉以促進包容。

回說國際政局,目前的社會不安以至暴力非短期內可解決,但正如巴黎恐襲案遺屬萊里斯(Antoine Leiris)悼念亡妻時說:「你(恐怖份子)想我害怕,想我不信任自己的同胞,為安全而犧牲自由。你輸了,我會一如以往走下去。」這能提示人們在困境中如何自處。

為基督徒而言,這份向前邁進的力量來自信德,當中是靠著慈悲與寬恕跨越仇恨。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