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教會協定》半世紀
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十六日傍晚,約四十名主教通過口耳相傳,保持警覺並靜悄地前往羅馬郊區多米蒂拉(Domitilla)地下墓穴一處古老、地下大殿舉行彌撒。
禮儀的地點和時間有著深遠的意義:教會傳統上把該地視為兩名羅馬士兵,因為皈依基督信仰而殉難的地方。主教腳下的地方,以及延綿穿越超過十公里的隧道,是教會最初幾個世紀逾十萬名基督徒的墳墓。
此外,彌撒是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結束前不久舉行的。然而,這個大公會議的二千二百名神長有另一個關注,就如教宗若望廿三世在召開會議前不久所說的一樣,使天主教真正成為「窮人的教會」。那些主教當時聚集在地下墓穴舉行彌撒,就是致力看到這一承諾兌現。
因此,禮儀在昏暗的燈光、四世紀拱形房間之內結束時,每位主教走到祭台前,在一分簡短但充滿熱誠的宣言上簽名,承諾「嘗試按照我們所有的人民,在涵蓋住房、食品、交通工具和有關事項上的方式,度平凡的生活方式」。
聯署人誓言要放棄私產、花巧祭衣,以及「展示地位和權力的名銜」。他們說會倡導貧窮與放權作為他們牧職的重點。
這分文件被稱為《地下墓穴協定》,聯署者希望它將標誌著教會歷史的轉捩點。
不過,因著各項原因和目的,該《協定》不見了。
這項協定幾乎在梵二廣泛的歷史裡沒有被提及,而當文本的覆印都在傳遞時,沒有人知道原文件到底有甚麼事。此外,原來聯署人的姓名和確實數目也有爭議,雖然現在相信唯一依然在世的聯署人是接近九十二歲、意大利伊夫雷亞榮休主教貝塔齊(Luigi Bettazzi)。
《協定》有著丹.布朗(Dan Brown)懸疑小說一樣的設置和陰暗的證據,似乎它要成為另一項梵蒂岡秘密─為那些聽過這傳聞的人是一項都市傳說,或者充其量是一個教會歷史不尋常的補充,而不是新篇章。
然而,在過去的幾年中,隨著《協定》和梵二金禧紀念的臨近,這一異常的插曲終於開始脫離暗處。
這有賴部份神學家和歷史學家,特別是在德國的,他們開始談論和更公開地書寫有關這份《協定》─當梵蒂岡的宗座傳信大學,在十一月十四日主辦一個有關該《協定》的整天研討會時,各方面作更大的努力向前邁進重要的一步。
但是也許把《協定》復興和合理化,也比不上二○一三年三月令人驚訝的選舉,就是阿根廷的貝戈格利奧樞機(Jorge Mario Bergoglio)──教宗方濟各當選。
方濟各雖然從來沒有具體引用《協定》,卻勾起了它的用字和原則,他當選內數天告訴記者期望一個「為窮人的窮教會」,而且從他就職一開始便刻意回避辦公室的華服與津貼,寧願住在梵蒂岡的賓館,而不是宗座宮邸。他強調所有主教也應該生活既簡單又謙卑,而且不斷勸勉牧者要「有羊的氣息」,與那些有需要的人保持親近、每次都表現歡迎和包容。
退休德國神學家卡斯帕樞機(Walter Kasper)與教宗關係密切,他在今年較早時候在梵蒂岡隔鄰的公寓接受採訪時說:「他做的項目很大程度就是《地下墓穴協定》的內容。」
卡斯帕樞機在其最近有關方濟各思想和神學的著作中提及《協定》。他說,該文件「曾被遺忘」,「但現在他把它帶回來。」
美國明尼蘇達州聖保祿市聖多默大學教會史教授法焦利(Massimo Faggioli)同意說:「有教宗方濟各在,你就不能忽視《地下墓穴協定》。這是理解他的關鍵,所以它今天再出現在我們面前一點都不奇怪。」
但為何《協定》從一開始便消失了?
事實上並不如此,至少為拉丁美洲的教會。
五十年前地下墓穴彌撒的主祭是比利時的希默主教(Charles-Marie Himmer),其他一些進步派歐洲主教也有參與。但大部份共祭的都是拉丁美洲主教,如著名的巴西總主教和窮人的捍衛者卡馬拉(Helder Camara),他們盡己所能持守《協定》的精神不息。
但問題在於一九六八年的社會動盪,加上冷戰期間反對共產主義和解放神學的興起,兩者都強調《福音》對窮人的優先,卻被其保守的敵人視為太接近馬克思主義,以致一分如《協定》的文件逐漸消失。
雖然沒有證據證實方濟各曾聯署《協定》,但他似乎也接受了其精神。
在七、八十年代動盪的歲月裡,方濟各成為耶穌會士及後來阿根廷的主教,他漸漸致力於窮人的工作,就像拉丁美洲教會一樣。對於今年他推動羅梅羅總主教成為真福亦並不意外,這項申請已經暫緩了數十年,方濟各最近就以非常尖銳的言詞來譴責那些「誹謗」這位真福的人。
方濟各對他的同伴阿根廷安傑萊利(Enrique Angelelli)主教的個案也熟悉,他是一名服務窮人而又敢言的倡導者,他在一九七六年一宗似乎是交通意外中身故,但後來證實是被當時管治阿根廷的軍事獨裁所暗殺。
安傑萊利也是《協定》的聯署人,方濟各去年四月簽署批准了這位可能被殺的主教其成聖的程序。
《協定》以及其真實的信息再次出現好嗎?
很多人或認為取決於十二月便年屆七十九歲的方濟各能在任多久,以推動其「為窮人的教會」的教會。
此外,《協定》中心的經濟信息直到今天也跟半世紀前同樣具爭議的。資本主義或許在冷戰中戰勝了共產主義,但收入不平等和經濟不公正現象依然存在,或者是比以前更糟。
卡斯帕樞機在解釋《協定》的主題時說:「我們不能自視西方的制度為絕對。這個制度製造了這麼多貧窮,那並不公平。世界上的資源屬於每個人,是所有人類的。這是《地下墓穴協定》所要說的。」
來源:《Crux》,天亞社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