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火燃荊】天主的救援

期數
3746
刊登日期
2015.12.04
作者
譚錦榮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2 月 06 日

今年十月,筆者與十四位終身執事、執事委員會成員、及執事太太合共四十一人出席在羅馬的「國際執事協會五十周年大會」。回程前的一天,在旅遊車上經歷了一場大雨,之後陽光出現!我心想若有雨後彩虹是多麼美好,當我抬頭望向窗外時,彩虹真的出現了!我大叫了一聲:「有彩虹呀!」當時,全車睡著了的團友均被我的驚叫喚醒了,便在車上拍照,不亦樂乎!但最高興的,不單是有一條完整的彩虹,而是有兩條!雙彩虹掛在天上,虹霓的艷色實在吸引;但是,虹霓背後,亦使我們反思天主與人類所訂的盟約,祂向一切受造物所施予的救援!

本主日福音的開始,路加先為我們介紹了若翰洗者出現時的環境,當時的政治及宗教氣候。這些人物將會在路加的敘述中陸續出現,有些扮演著一些重要的角色:黑落德、亞納斯及比拉多、有些只描述了一下:凱撒、大司祭⋯⋯。這些人物雖然在歷史年表中,對主耶穌的特異出現甚為藐視;但另一方面,他們的出現卻為路加將福音指向萬民劃下的界線!如此,我們可以體會到福傳工作的挑戰:我們並不只是向那些接受我們的人傳福音,也向那些因未認識、或許認識不深入的人傳福音、甚至向那些反對我們的人傳福音,因為在傳福音事工上,並不因個人的意願,而是因回應天主的旨意、並藉天主聖神的引領而行。

當路加界定了若翰的外在條件之後,他便引伸出他的內在條件:若翰是以一位希伯來先知的模式被派遣:「這小孩漸漸長大,心神堅強。他住在荒野中,直到他在以色列人前出現的日期」(路一80)、「在荒野中有天主的話,傳給匝加利亞的兒子若翰」(路三2)。正因為若翰被召喚時並不是首先以「施洗者」的身份,而是以「匝加利亞的兒子」;如此,我們便能回想起他在出生時,天主所給予他的使命:「至於你,小孩,你要稱為至高者的先知,因你要走在上主前面,為他預備道路,為使他的百姓認識救恩,以獲得他們罪惡的寬宥」(路一76—77)。其實,我們每人亦在領洗時分享了若翰的使命,就是將主耶穌帶給周遭的兄弟姊妹,讓他們因認識主耶穌而皈依、亦可讓已認識祂的人不斷皈依!

「他遂走遍約但河一帶地方,宣講悔改的洗禮,為得罪之赦。」(路三3)這是若翰的使命:宣講悔改、接受洗禮為得罪惡的赦免。這一切,都是為使人能得到天主的救援:「你們當預備上主的道路,修直他的途徑!…凡有血肉的,都要看見天主的救援」(路三5)人內心的轉化能使人外在皈依;但是,內心轉化卻需要一個契機:當你遇到一位心儀的對象時,他或許是你的伴侶、或許是你的至親、或許是你的朋輩、或許只是生命中偶然遇見的一位,也會使你重整生命!若然,你遇上的是那位復活的主,當祂以自己的生命來溶化我們鐵石的心時,我們的生命必能改變,並能肖似祂!固然,若翰所做的是準備上主的道路,他藉著宣講和悔改的洗禮使人內心改變;但主耶穌卻以祂的聖死,藉祂的寶血洗淨了我們內心的不潔,並透過這份愛情的交換,使我們得到新生命!因此,當我們接受主耶穌時,我們便得到新生命,且在祂內與眾人合而為一。為此,當我們將主耶穌帶給別人時,我們同時是懷有一份「寬恕」的心懷,為使我們的近人能從我們的生命中體現主耶穌的臨在,而藉著接受主耶穌,得到天主所許諾的救援。這份「寬恕」包含著接納、謙遜、慈悲。當我們體會到生命的一切均不是因自身的善行功勞、而是因為天主無條件的施予,祂以滿溢的慈愛包容了我們生命中一切的不足,使我們能藉著祂慈愛的治療而得到生命的改變;故此,我們理應對主以愛還愛,並以「寬恕」之心對待周遭的兄弟姊妹。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這是一件必須的事,正如經上所言:「一切深谷要填滿,一切山岳丘陵要剷平,彎曲的要修直,崎嶇的要開成坦途」(路三5)。這好像是人生一切的淨煉,但惟有藉此我們才能爭取到與主契合的幸福、得享天主的救援!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