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修和的挑戰

期數
3746
刊登日期
2015.12.04
作者
何家怡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2 月 06 日

要做到真正的修和,容易嗎?

修和之所以不容易,是因為它涉及關係,而關係的重點在於情感,卻不是事件。

我們從小便被教導不要感情用事,因為這是不成熟的表現,好像只有小孩或是多愁善感的「女人」才能有資格感情用事。於是我們從此把感情降格,最好把它收得愈密愈好,一切都由理智出發,就連感受情感也要得到理智的批准,才可以表達。於是,寬恕及修和都只變成「解決事件」,或只是為了履行基督徒的責任定期辦修和聖事,又或是只是完成某某道德標準:「不應該生氣、不應該動怒、不應該多想、做人不應該如此心胸狹窄⋯⋯」

有修和的需要,即是說在某種關係上出現了問題。這關係可以是我跟天主、我跟受造物、我跟別人、以及我跟自己。多種關係中,重要的是「我」感到內疚感或被傷害,感到這愛的互動受到破壞。若「我」沒有好好感受到這些感覺,也無法去感受到對方的感受,寬恕不可能發生,更不能談得上修和。沒有好好善待自己的負面情緒,老是想著那些「不應該」,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成了寬恕道路的障礙,使修和成了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

寬恕不等如修和,但修和的過程肯定需要寬恕。教會不斷教導我們在天主面前是個罪人,需要向天主求寬恕。的確,人在天主面前時常得罪天主,是因為我們也得罪天主所創造的一切。因此修和的對象不只限於天主,也對其受造物。我們所破壞的,正是對人,對受造物的一份愛的尊重。那管你得罪的是自己家裡的小孩,或是鄰家的工人;又或是對一隻小狗或是大自然的任何一物,我們都該存有這份修和的心態。在天主前,人跟所有受造物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之分。當然,中國人常說長幼有序,那並不代表長輩不會得罪後輩、上司不會得罪下屬、長上不會得罪團體成員。人在寬恕道路上一個很大的障礙,就是愛「面子」,缺乏謙德,形成過於自傲。

天主及大自然對人寬大為懷,若我們得罪了天主,我們知道祂必定會寬恕,問題是我們有沒有這罪疚感及痛悔的心。我們得罪了大自然,有些人卻不以為然,因為看不到即時的報復,也沒有跟大自然連上甚麼關係。但不要忘記,我們是依靠大自然為生的,人要承擔後果。人與人之間要進行修和,就不是那麼容易,因為人是有感情的,你得罪了他,也準備好跟他修和,然而他未必跟你一樣那麼想。

向對方真心說一聲「對不起」,真的是一件難事嗎?是的,是一件很難的事,因為不知道對方受不受,尤其當我們的心靈也脆弱時,他們的反應或許會嚇怕我們。對自己說也是難的,或許因為過不了自己的要求。所以不能不祈求天主的恩寵,讓我們能盛載多一點愛,從而步上寬恕修和的道路。

 

  •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譚永明和黃潄芳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