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古蹟周遊樂

刊登日期
2014.10.17

(本報訊)本年多間教堂參與「古蹟周遊樂」,於十月至十一月期間開放,讓公眾人士多了解建築物背後的歷史。

參與的建築屬法定古蹟或已評級的建築,共二十二幢,包括四幢天主教堂、七幢基督教堂,十一幢廟宇,它們將於本月至十一月按時間表開放,讓公眾人士參觀。

「古蹟周遊樂」開放的法定古蹟,包括聖公會聖約翰座堂、元朗橫洲二聖宮、上環文武廟,以及銅鑼灣天后廟;其餘的則是被列為一至三級的歷史建築。

至於歷史最悠久的,則是元朗橫洲的二聖宮,它建於康熙五十七年(一七一八年),由村民合資建成,以供奉洪聖和車公及發揮守望相助之精神。二聖宮乃「兩進式」的青磚建築,內有一天井。它於一九九六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天主教堂方面,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教堂、玫瑰堂及聖德肋撒堂列為一級歷史建築,聖伯多祿聖保祿堂則為三級歷史建築。

由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倡導下建成的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教堂(亦稱「痛苦聖母小堂」)已有一百零七年歷史,屬意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

日佔時期,教堂頂部遭受破壞,隨後曾進行多次復修,目前該教堂供予修會使用。

另外,由第一任香港教區主教恩理覺及宗座外方傳教會的德若翰神父(Giovanni M. Spada)八十二年前覓得太子道西的土地建成聖德肋撒堂,當時聖堂委託格寧神父設計,是一座紀念聖女小德蘭的教堂,屬羅馬復興式建築。

基督教教堂方面則包括具中國建築設計的聖公會聖馬利亞堂。

發展局於十月十四至二十九日在尖沙咀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辦相片展覽,展出參與活動的歷史建築相片。

「古蹟周遊樂」由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舉辦。(公)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