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立法院會議
(天亞社訊)台灣立法院繼「太陽花學運」被佔領近一個月後,十月五日也陷入另一爭議:支持同性婚姻的團體在院外聚集五千餘人吶喊,要求立委簽署婚姻平權法案,而堅持傳統一夫一妻制度的「下一代幸福聯盟」則在院內會議室向立委申訴,反對修正案進入二讀審議。
在院內舉行記者會的「幸福聯盟」向立法委員指出,大多數人民反對婚姻平權,多元成家,堅持「教孩子健康兩性,挺婚姻一男一女,把光明與溫暖留給下一代」。
他們提出數據,各大宗教團體去年十一月在總統府前舉辦反對多元成家的活動,相比之下:洪仲丘事件,有十一萬人前來抗議;反對多元成家有十五萬人;今年四月反服貿運動有逾十一萬人。
幸福聯盟秘書長張守一強調,性別平等不是性解放,法案名稱改來改去還是性解放,〈多元成家草案〉最初將性解放概念包裝為「同性婚姻」、「伴侶制度」、「家屬制度」、「收養制度」四大區塊。後來才將「收養制度」隱藏在〈同性婚姻〉與〈伴侶制度〉草案中,又將去性別化的〈同性婚姻〉更名為〈婚姻平權〉草案。
他說,整個草案中父母用詞改成雙親、夫妻改成配偶,且主張不論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任何形態的配偶與可隨時隨意單方解消的伴侶之結合,皆能「共同領養小孩」。
聯盟:草案不利下一代
他指出,伴侶關係不但可由單方任意解除,更無性忠貞義務,甚至沒有同居義務,使得「伴侶關係存續中受胎子女」無「婚生推定」效果,撫養安排僅「得」由當事人約定。
他又稱,「如此是否能給下一代穩定、健康、安全的生長環境?對不能選擇父母的孩子公不公平?」
張氏表示,支持同性戀的團體全力推動的前三個草案若通過後,在交互作用下,開放式性關係、多人性愛、濫交、親屬亂倫等狀態都將受到法律保護,甚至取得社會福利的保障。
他說,「性解放」悄悄藉由「性別平等」的名義進入台灣,特別在教育方面,「墮胎是一項合法、合理的選擇」等文字進入國中小性別平等教材,「青春水漾」的影片進入國小校園,教導學生如何尋找敏感帶,甚至是相互打開彼此身體的「開關」。
故此他認為有關法案應交付公投由全民共決。
團體請願支持平權
與此同時,由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伴侶盟)、校園同志甦醒日等逾一百二十個公民團體組成的「婚姻平權革命陣線」,舉辦「彩虹圍城」活動,帶領支持者齊跳「斷開鎖鍊舞」,透過舞蹈用詼諧正面的態度回應恐懼同志的言論。
伴侶盟執行長許秀雯表示,活動獲得廿一位立委,不分政黨共同打開恐同鎖,用行動證明他們願意支持婚姻平權民法修正案。這次除了數位一直支持法案的民進黨委員,其他不曾聯署過法案的委員,甚至曾經表態支持傳統婚姻的委員也都支持。
伴侶盟律師團透露,他們向最高法院的申訴早前遭到敗訴,準備向憲法法庭申請民法親屬篇條文是否違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