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學者研究教會與政治

期數
3748
刊登日期
2015.12.18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2 月 20 日

(本報訊)一項有關天主教對香港政治影響的研究顯示,普遍教徒關心社會,但卻欠缺相應行動。研究者建議教會團體透過培育讓教徒以行動關心社會。

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陳慎慶教授新近公布的「教會在香港的政治影響」研究顯示,六成以上受訪者從不在總鐸區會議或教區委員會討論政治議題;近二成二受訪信徒表示會在教會以外討論;一成三人會在善會或信仰團體內討論。

該研究於二○一二年七月至一四年六月進行,十二個堂區的神父及教徒、合共一千一百二十四人接受訪問。

研究發現,受訪神父在評估教會、神職及信徒的政治傾向時,七成五神父認為堂區神父持開放態度;但只有二成九受訪教徒認為神父的政治態度開放。此外,六成六神父及五成四信徒認為,大部份信徒的政治傾向持中間態度。

陳慎慶教授早前出席正委會的講座時,建議天主教會加強培育教徒去認識社會訓導,鼓勵他們以行動去關社;並照顧持中間立場的信徒。

陳慎慶認為網絡如關社組等,可引發更多人討論社會議題;而普及與持續的討論,則有助喚起信徒從信仰角度關心社會。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執行秘書陳麗娜最近對本報說,該研究顯示不少教徒在社會政治議題上自評為中立,反映教徒停留在「宗教不應談政治」的心態。

陳麗娜指過去正委會的社會訓導活動參與人數少,教會討論政治議題氣氛薄弱,「即使有教友認同社會訓導的原則,卻認為難以實踐」。

聖博德堂青年教徒陳厚君平日會在堂區輔祭會及青年會探討社會議題,他指曾有信徒在堂區舉辦有關社會議題的活動時,招來不少信徒非議,因認為政治與信仰不應扯上關係。不過,他強調信仰要求信徒「履行社會公義和正義,面對香港的社會和政治議題時,懂得從信仰角度看待社會尤為重要」。

上述調查評估教徒的社會政治意見時,發現其關注事項依次為民生、人權、民主政治,當中五成三同意政府以政策縮窄貧富懸殊;逾四成人表示要追求真正的普選;約二成四關注同性戀等議題。

然而,研究顯示約九成受訪信徒過去一年沒有參與相關的社會活動;此同時,四成信徒同意「神父能影響信徒對政治及社會的看法」。(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