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談慈悲禧年精神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十二月九日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指慈悲禧年是要讓信徒以仁慈與寬恕對待他人,好能更有效地見證福音。
教宗十二月八日在聖伯多祿大殿開啟了慈悲禧年聖門,各地教區亦於十二或十三日開啟當地聖門。教宗九日在要理講授中指出,教會需要慈悲禧年這非凡時機,以面對當代的巨變,蒙召提供它的獨特貢獻,讓人們看見天主臨在與關懷的標記,「藉著默觀超越一切人性限制並驅散罪惡黑暗的天主慈悲, 使我們能夠成為最令人信服和有效的見證人」。
教宗強調,慶祝慈悲禧年等同於重新把基督信仰的特質,即耶穌基督,慈悲的天主,置於個人和團體生活的中心,讓人們在生活中體驗天主寬恕、陪伴及關懷。
他指禧年能讓教會學會只做「天主更喜愛的事」, 即寬恕天主的子女,仁慈待人,並希望教徒也能寬恕弟兄姐妹,像天主慈悲的火炬那樣在世上發光。
「在這一年當中我們必須敞開心門, 讓天主的愛和喜樂在我們心中注滿慈悲。」他指教會更新制度和框架的工作也應引導我們強烈地切身體驗天主的慈悲, 這樣才能確保教會成為不能隱藏的「建在山上的城」(參瑪五14),而是確切地關心人群。
教宗說,禧年要讓人透過這份關懷,感受到被天主尋獲的喜悅:「如此我們將更加堅信慈悲確實能有助於建設一個更有人性的世界, 尤其在寬恕已淪為各人生活稀客這的時代。故此,喚醒慈悲顯得更為迫切,在各種場合,社會、機構、職場及家庭也該如此。」
環顧目前不同的優次與工作,他指慈悲處於重要位置,若忘卻慈悲的根源, 便會使人「自戀」。「自戀即在現世只尋求個人利益、喜好和與斂財有關的榮譽, 而它在基督徒的生活中通常會披上虛偽和世俗的外衣。這一切都與慈悲相悖。」他指自戀使人無法辨認有限和罪惡。他說:「這就是我們需要意識到自己是罪人的原因,以堅定我們對天主慈悲的信念。」
另一方面, 教宗十二月十三日喜樂主日在羅馬主教座堂聖若望拉特朗大殿獻祭,開啟大殿聖門。教宗在講道中呼籲信徒在此喜悅時刻重新發現天主的臨在,好能成為慈悲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