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尋找真理

期數
3688
刊登日期
2014.10.24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0 月 26 日

 香港教區每屆均投放大量精力和資源協助出席亞洲青年節的青年;這些青年在亞青節的體驗甚有意義,也能為整個教區帶來重要信息。

過程中,青年代表不論在個人以至團體方面都得著多姿多采、彌足珍貴的經驗,不但能鍛鍊個人性格,也拓闊其視野。

大部分代表都覺得入住當地家庭是一週活動中的最重要部分。誠然,在另一個文化環境中受到陌生人的歡迎、得到當地家庭接待是莫大的光榮;而為一些家庭不健全的參加者來說,這豐盛的家庭生活更是深刻體驗。

其中一名代表憶述,當聽到接待家庭友善地以普通話向自己表示歡迎的時候,大為不悅。他說:「這不是我的語言,為甚麼有人會用不是我的語言來歡迎我?」他明白,人家只不過是主動地伸出友誼之手,令他感到愕然的反而是自己的反應。這經驗促使他反省:即使大家自豪地說都是亞洲人,然而彼此的了解實在是極度不足。

他把這體驗帶回香港,再三咀嚼反思。

可是,一些二十來歲、剛從大學畢業踏入社會工作的年輕人談到作為現今社會的天主教徒,這身份令他們感到迷茫。他們表示,學生年代所受的信仰培育,似乎未能幫助他們實踐信仰,甚至流於片面簡單,如一些講求誠實工作及努力成為同事好夥伴等的指引不免流於粗疏;他們亦留意到若談論太多關於信仰的話題,人家可能會疏遠自己。 

無疑,活出福音精神尤為重要,問題是如何去廣傳這些信息:這些他們在信仰培育階段不曾聽過的東西。其中一位代表指出,自己接受的信仰培育大部分與天主教有關、為天主教而設,但他們「從沒有在堂區得到這方面的任何指導」。

多名返港的代表表示,他們覺得教宗方濟各在亞青節發言時所提出的教誨,部分填補了這空白的一頁;他們慶幸能夠聽到教宗就這課題的演講,那些他們甚少在天主教場合中聽到的見解。

除菲律賓外,包括香港青年在內的許多亞青節參加者在自己國家中都屬於少數宗教群體。他們回港後面對的基本問題,是該如何在社會裡當天主教徒,尤其當他們身處一個天主教得不到了解、不備受欣賞的環境之中。

但他們相信,有些教徒懂得在這些境況裡作有效的見證,他們亦會很樂意聆聽這些經驗之談。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