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保祿六世列品真福

期數
3689
刊登日期
2014.10.31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1 月 02 日

(本報訊)教宗保祿六世十月十九日列品真福,香港教區十月二十六日在主教座堂為此舉行謝恩彌撒。教區主教湯漢樞機指出,真福是世人的典範,祈求保祿六世為香港及中國教會轉禱。

彌撒由湯漢樞機主禮,楊鳴章、李斌生和夏志誠三位輔理主教,以及多位神父共祭。禮儀開首,湯樞機說:「真福保祿六世生於上世紀一個動盪、革新的年代,他為我們立下了基督善牧的榜樣。」

隨後保祿六世書院的學生介紹保祿六世的生平,另外三名學生獻上燭光,感謝上主賜予保祿六世——一位鼓勵信徒履行公義、尊重生命、關懷弱小,並革新教會的教宗。

祭台上擺放了保祿六世一九七○年十二月四日訪港時,在政府大球場主持彌撒後留給香港教會的牧杖、戒指和胸前十字架;另外,保祿六世在當時舉祭用的聖爵,在獻禮中由執事放到祭台。

當天湯樞機身穿的祭衣,是當年他從保祿六世手中領受鐸職時所穿著的;三位輔理主教則著上保祿六世訪港時,共祭神父所穿著的祭衣。

湯樞機講道時指出,保祿六世除革新禮儀外,亦忠於教會傳統,包括堅持司鐸獨身的傳統及頒布人工避孕禁令;若祿六世亦關心工人,推動公教教育。湯牧願信徒效法新真福德表,並向其呼求:「祈求他不但為我們愛主愛人的信仰生活,也為香港及中國教會轉禱。」彌撒結束前,一如當年教宗訪港的彌撒上,信眾同誦「教友宗徒誓詞」。

信徒陳玉麟和何永雄彌撒中獻上禮品,兩人均有參與七零年教宗訪港彌撒。何永雄當年七歲,是其中一位親領教宗所送聖體的兒童。

何永雄對本報說,那時年紀小,只記得那是教會盛事,但領受教宗聖體令他感受深刻。他指保祿六世讓整個教會的禮儀產生重大轉變,讓他更了解禮儀的意義。

另一信徒陳玉麟,當年代表聖瑪加利大堂參禮。「若祿六世開啟了教會的改革大門,帶領信徒迎接新時代,是一位令我敬重的牧者。」他說:「 能近距離接觸教會領袖,實在光榮。」教會更新,這亦堅固了陳的使命。

彌撒中讀出教宗生平的中四生鍾綽嵐對本報說,詳閱教宗生平後,很佩服他畢身服務教會,特別是一九六五年越南戰爭時,保祿六世在聯合國說出「不要戰爭」的言論,「『 不要戰爭』是教宗為當時的平民百姓發聲。」環顧當下局勢,鍾綽嵐盼望以巴衝突得以平息,中國內地教會早日得享自由。

保祿六世一九六三年擢陞教宗,繼承教宗若望廿三主持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並修訂了彌撒禮儀經文;保祿六世一九七八年安息。(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