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祢而歡躍(聖誕節)

期數
3749
刊登日期
2015.12.24
作者
譚錦榮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2 月 27 日

華燈高掛、購物狂歡、旅遊散心,這些都是在俗世社會裏聖誕假期為他們的意義。這個為基督徒如此重要的慶節,是一個無論你信奉何種宗教, 在地球大部份地區,也是無人不知的節日, 但它真正的意義是甚麼? 

「在起初已有聖言」(若一1),若望在福音的肇始便為我們打開了這遠古的根源。雖然,在舊約中亦多次提及天主的聖言:「譬如雨和雪從天降下,不再返回原處,只有灌溉田地,使之生長萌芽,償還播種者種子,供給吃飯者食糧;同樣,從我口中發出的言語,不能空空地回到我這裏來; 反之,它必實行我的旨意,完成我派遣它的使命」(依五五10 — 11 );但是,若望希望讀者能將天主聖言與天主的創造連在一起, 故此,他應用了創世紀的開端句:「在起初⋯⋯」(創一1)同時,他亦喚起我們的注意,無論天主何時創造天地萬物,在創造之前,聖言已經存在!如此,若望表達了天父與聖言在永恆中的相互關係:祂們在同一性體中有個別的位格:「聖言與天主同在,聖言就是天主」(若一1)。天主是至高的美善、是愛,這份愛渴望一個對象,為能無條件、無保留、永不挽回地表達這份「愛」, 這份「全掏空」的經驗在天父內完成,而永恆的天主聖言便是堪當接受這份「愛」。然而,這份愛並非獨有的,它要求被愛者作出回應。因此,永恆天主聖言「全歸還」這份愛給天父。然而,這份周而復始的運行,產生了一股很大的愛的動力,如同在天父與永恆天主聖言之間的不能想像的愛的烈火,這就是天主聖神。從這天主聖三的內在互動之中、在這愛的烈燄澎湃動力的推動下,天父以愛創造了天地萬物:「萬物是藉着他而造成的」(若一3)。這「藉著他」表達了這份相互的關係,天父凝視永恆的天主聖言, 祂是天父的完美表達;因此,天父從祂所見的天主聖言中創造了一切:「凡受造的,沒有一樣不是由他而造成的」(若一3)。如此,天主所創造的一切均是美好的,因為一切都是在祂的愛內受造的。在創造物中有不同的層次:植物、動物、人類、天使。雖然,人類在創造中有部份與動物類同;但人類的寶貴卻是因為我們是按天主的肖像而受造:「天主於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 ⋯⋯」(創一27 )。「在他內有生命,這生命是人的光,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決不能勝過他」(若一4—5)因此,人類可藉著自身所擁有的靈魂與天父建立關係,為能認識祂、愛慕祂;從而,人類的生命便被光照著,可以辨別生命的方向、擇善固執! 

在這份愛的聯繫中,我們與天父建立了一份「創造主——受造物」的關係。然而,這份關係提醒我們要依賴天主。因為, 我們的一切都是來自祂白白的恩賜!可惜, 人類在運用天賦的才華時,未能懷有感恩之心,卻認為是自己的能力、是自己努力的成果。當人開始單憑己力時,這份愛的關係便破裂了!人類著意於自我時,很多軟弱和罪惡便會相繼出現:仇恨、憤怒、嫉妬、競爭, 分黨⋯⋯等。因此,光明被軟弱遮蓋了;人生活在昏暗中,就找不到生命的出路。但是,天父對人類的愛是無條件、無保留、且永不挽回的;因此,天父不願人類不能分享祂的美善及慈愛。「於是,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若一14 )。

降生的天主聖言進入世界,為能成為人類的典範,使人類能藉著效法祂,能得到生命的皈依。主耶穌基督的降生為人類帶來一個新的可能性:祂不願意以自己的神能來改變一切,使之重回正軌;相反,祂願意與我們同甘共苦,作我們的楷模:「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捨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斐二6—7),為使我們能從生命的歷程中學習如何去愛,並能以愛還愛!主耶穌甘於貧窮、祂接納一切受苦病弱者、祂與被社會遺棄而生活在社會邊緣的人在一起,為表達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擁有,而在於存在;生命的受造已是一份福氣,我們應感謝天主賜予的一切,且願意相互分享! 

因此,慶祝主耶穌的誕生便是對生命的祝頌及祈盼,讓我們藉著降生的天主聖言,關懷周遭的兄弟姊妹,特別是那些貧窮、患病、無依無靠、生活在困苦中及在社會邊緣的兄弟姊妹,在他們內我們看見降生天主聖言的面容!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