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河龍灣教產被佔
(天亞社訊)中國山西省太原教區河龍灣原來天主堂被霸佔,現教堂被擋光導致陰冷和附近道路難行, 神父決定在入冬後停止在該處舉行宗教禮儀活動,直到問題解決為止。有教會人士指,明白這是迫於無奈的下策,但擔心會影響教友的信仰生活。
該堂主任司鐸梁先寶神父對天亞社說,剛過去的十二月二十二日,他帶幾位教友又去區和市的宗教局要求解決問題,「我同時提到聖誕節不能過了,但他們沒具體答復讓我們克服困難, 只表示會再反映一下」。
自去年十一月八日立冬那天起,梁神父就沒有再往這堂獻彌撒,原有進堂教友一百多人,約半再沒有參與彌撒,其餘的去了五公里外、同是他管理的北寒村天主堂參與禮儀。
他於十一月八日通知教友,指因村改造給教堂帶來樓房遮光和周圍噪音加污染的嚴重問題,決定自翌日起,停止河龍灣教會一切宗教禮儀活動,直到問題妥善解決為止。
他又號召教友「為信仰權利及河龍灣落實被侵佔的教產祈禱;同時要求各級政府以負責任的態度解決問題,停止一切侵害教會正當權益、傷害信徒宗教感情的事;維護憲法賦予我們的信仰權利」。
梁神父解釋,教堂採光不足是因為河龍灣村委會把教堂的地賣給開發商,他們在教堂南面不足七米的地方建了一幢六層高的樓房,教友們只能在終日見不到陽光的陰暗教堂內祈禱、活動, 教堂沒暖氣,在現在零下九度的冬天尤其感覺冰冷。
他同時質疑「相隔不到七米的地方興建樓房,是否符合建築標準規劃?相關部門審批過關了嗎?」
他續說,開發商去年更在教會原有的地方挖土,又在教堂前堆放著小山一樣的黃土、建築垃圾,導致經常塵土飛揚和滿地泥濘,嚴重影響了教友進出和活動。
一位教會消息人士對天亞社說,採光是按蓋樓房建築規定,對相鄰的樓房和緊挨的建築應有足夠的陽光能照射到屋裡的採光空間。
他表示理解神父關閉教堂是迫於無奈,但擔心停止彌撒也不能解決問題。「我理解那裡的村委會, 根本不會把百來個教友的權益當回事,他們開發樓房利益太大,貓膩太多。」
據悉, 河龍灣教會於一九三七年間,在村內購置六畝餘地建起教堂和房子。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隊佔用教會房產,期後更在七、八十年代先後把教會建築拆除,在該地修建村委會和批地給部份村民建房。
直至八八年,在時任本堂郭繼汾神父再三申請下, 村委歸還小部份地方,建起今日僅佔二百餘平方米的教堂。當地信眾由八五年前不到一百人,增加到現在三百多人。
消息人士指出,除了本村教友,還有附近煤礦礦區的教友也來參加彌撒,現有的教堂實在擁擠不堪。
梁神父說, 太原教區有很多教產已經得到落實, 當局就是不解決河龍灣教產問題,「二百多米的地,遠遠不夠教會當時原有的六畝地」。
梁神父於二〇〇六年調任為河龍灣主任司鐸後,就一直申請落實教產,曾至函村委會、區政府和宗教局, 也試過上訪,但至今仍未獲全數歸還教產。
他和教友去年找市宗教局理論的時候,教區孟寧友主教也在申請歸還文件上蓋上教區印章,但「區宗教局和政府說已經跟村領導發了文件,要求他們妥善解決, 村政府又把責任往上推,說沒有收到上面的指示,互相卸責」。
他說, 歸還教產的宗教政策,為各大宗教是大喜訊,但地方政府卻沒有馬上執行,導致教友不滿情緒愈來愈大,對政府和教眾都有害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