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斟字酌】變形的「火」

期數
3752
刊登日期
2016.01.15
作者
秦 思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1 月 17 日

「火」, 甲骨文作「」, 與甲骨文的「山」字() 近似,實質像三股熊熊上升的火焰。金文開始把它線條化,寫成「」。小篆再進一步線條化,把它寫成「」, 楷書則寫作「火」。

「火」,也像「水」字那樣, 放在字的不同位置,字形會有所變化。

「火」作為部首,寫在字左邊時,由於字最後的一撇很長,會伸進右邊的字形內,很不美觀,因而把它改寫成一點,寫作「」,如「烘、炬」;可是篆書「火部」的字,卻沒有把「火」那一撇變成一點。下面以「燒」字為例,比較兩種字體的不同寫法︰ 

(小篆)—沒有變化; 

(楷書)—右下的一撇變成一點。

「火」作為部首,寫在字的下邊時,有時會寫成「火」,如「焚、災、燙」;有時則簡化成四點,如「熱、照、熟」。

「火」位於字上部作偏旁,有時會寫作「」,如「光」,小篆作「」,字上半本來是個「火」字。

 

「火」位於字下部作偏旁,有時會寫作「」或「小」; 如「赤」,小篆作「」;「尉」, 小篆作「」。這裡的「」和「小」,本來都是個「火」字。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