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身生活年反思
期數
3754
刊登日期
2016.01.29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1 月 31 日
獻身生活年將於二月二日在主教座堂感恩祭中閉幕,這個慶典於二○一四年十一月三十日啟動,至二○一六年二月二日獻主節結束。於過去的十五個月內,香港教區的獻身生活年專責小組為這慶典策劃了連串活動,更聯同各男女修會於其修會內舉辦祈禱、開放日,藉此宣傳聖召,介紹不同修會的神恩。
普世教會繼信德年和司鐸年之後推出獻身生活年,可以說是給度獻身生活者一個肯定,同時又為喚起信徒對教會獻身修道者聖召的關注和支持。事實上,今天修道聖召數字正大幅下降,這是各地教會的普遍現象。
二○一四年十一月教宗方濟各在羅馬普世教會接見各修會總會長,宣佈獻身生活年這個消息時,曾對在場的會長說:「為了你們的事工、為了你們在信德內所作的見證、為了你們所面對及曾經歷過的困難,我願意向你們說一聲多謝!」教宗這一番話足以表達出他對修道者的支持;他代表教會向他們道謝。
教宗於二○一四年獻身生活年致男女獻身生活者之通函《歡欣》中說:「我要和你分享一個訊息:這訊息就是喜樂。那裡有獻身生活的人,那裡就有喜樂!」教宗在此強調,度獻身生活的人身上應常展現「喜樂」之情,俾能將之傳遞到社會各階層。
修道聖召是一份禮物,蒙召的人在某一特定修會神恩下回應天主的召叫。所有修道者都是主耶穌的追隨者,與喜樂之源的耶穌相結合。因而教宗早在二○一三年致主教、司鐸、度獻身生活者及平信徒的宗座勸諭《福音的喜樂》中說:「福音的喜樂源於耶穌,凡與祂相知相遇的人,其心靈和生命必充滿這喜樂⋯⋯與基督一起,喜樂就會生生不息。」
極之有福,多年來香港一直有許多男女修會的傳教士服務人群,這些傳教士在社會、教會內所作的見證有目共睹。此刻,獻身生活年雖近尾聲,但使命未了:它要繼續讓修會人士反省自己的角色、生活方式及使命;要他們繼續在一個充滿挑戰、世俗化、個人主義、與福音文化價值相違的世界中生活,履行獻身生活者的「先知」角色,並在面臨眾多挑戰的環境中宣講基督。
去年自十二月八日慈悲特殊禧年聖門開啟後,獻身生活年隨即仿似靜止下來;然而,「歡欣、喜樂」和「慈悲」乃是共存,因為慈悲之心發自喜樂真情懷,且要時刻與基督相連接,才能生生不息、無休止地彰顯基督的慈悲面容,那麼,就讓我們繼續努力,一齊延續、彰顯祂在我們內的慈悲與喜樂!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