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社會傳播節文告:

期數
3754
刊登日期
2016.01.29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1 月 31 日

(梵蒂岡電台訊)教廷一月二十二日公布了教宗方濟各撰寫,有關二○一六年世界社會傳播節文告,主題為:「傳播與慈悲:富有成果的會晤」。

教宗在文告中指出,傳播應建設橋樑,治愈創傷, 觸動人心。傳播的真正力量在於它的「親切感」,因此基督徒要懷著愛去傳播真理,把社交網絡變為促進連繫與分享的慈悲場所。

「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和我們說話時所使用的每一種方式,都應該體現出天主對眾人的憐憫、溫柔和寬恕。」他說。

在慈悲聖年的社會傳播日文告中,教宗首先指出「愛因它的性質決定了它本身就是傳播」。因此,「我們蒙召以天主子民的身份與眾人溝通, 不排除任何人」。

教宗強調, 傳播「能夠創建橋樑,促進相遇與包容」。他很高興「看到有人以謹慎的態度選擇語言和態度,以超越不理解、治愈創傷的記憶、建設和平與和諧」。

教宗說,語言「可以建設橋樑,無論在現實世界, 還是在虛擬世界」。因此, 我們應該藉著語言「走出譴責與報復的惡性循環」。

教宗希望「政治和外交的語言也能受到慈悲的啟發」。他呼籲「負有政治責任的人士始終警惕」自己的表達方式, 因為人們很容易「陷入誘惑」, 去助長「不信任、恐懼和仇恨的火焰」。然而,正因為如此, 傳播工作者要勇敢地「引導人們邁向修和進程」。

文告繼續寫道, 傳播方式「應該超越武斷區分罪人與義人的邏輯」。教宗認為,「我們可以且應該判斷罪惡的情況」,「但不能判斷人,因為只有天主才能深刻地閱讀人心」。基督徒所要做的是「告誡犯錯的人, 譴責某些行為的惡意與不義」,但應始終牢記真理在於基督,「祂的溫和慈悲是我們宣講真理和譴責不義時所應秉持的態度」。

文告接著指出,「傳播意味著分享,分享需要聆聽與接納;聆聽遠比聽見意義深刻」。實際上,聽見指的是接受信息,聆聽則指相互交流。

此外,「聆聽也指有能力分享問題與疑惑、肩並肩地同行,擺脫一切萬能的假設而謙卑地將自己的能力與才華用於為公益效勞」。

教宗繼續說, 「虛擬環境是一個廣場、一個相遇的場所;在這裡人們可以撫慰或者傷害,進行有益的討論或者發起道德批判」。因此,網絡應當「被善用」, 「向分享開放」。

教宗強調, 傳播以及它的發展「乃是天主的賞賜」,但它也代表了「一項重大責任」。教宗再次提到傳播所具有的「親近」能力。他說,「傳播與慈悲的會晤將結出豐碩的果實,因為它會產生一種關心、安慰、治愈、陪伴和慶祝的親切感」。

教宗最後寫道:「在一個分裂、破碎和極端化的世界以慈悲與人溝通,意味著在天主子女和人類同胞之間促進善良、自由與團結的親切感。 」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