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教區視聽中心王慧慈

期數
3754
刊登日期
2016.01.29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1 月 31 日

天主教徒王慧慈在教區視聽中心工作二十年,與同事一起製作宗教節目,向觀眾帶出愛、尊重生命與寬恕等價值觀。能夠在工作裡接觸不同電影,感受到信仰與人情味,為此她非常感恩。

王慧慈上月在教區職員聖誕聯歡會上,獲湯漢樞機頒發長期服務獎。她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最初接觸視聽中心仍就讀香港浸會大學傳理系二年級,「暑假期間,我在報章的招聘廣告見到視聽中心聘請兼職記者,那時我從未聽聞教會有製作宗教節目的機構,在好奇心驅使下便應徵」。

她猶記得首項在視聽中心的工作是協助製作《公教錄像》,「參與採訪、拍攝、寫稿等,過程中發現,教會的節目並不硬銷宗教,反而是從人的角度帶出信仰價值觀」。一九九五年她大學畢業後,便正式加入視聽中心。

王慧慈入職後不久,便申請教友培育基金,到法國里昂修讀三個月的大眾傳播與福傳的文憑課程,並在赴法前在港學習法文;進修期間她與來自不同洲份的信徒相處,得到寶貴的團隊合作經驗。

由於教區視聽中心屬國際公教廣播影視協會的成員,因此自二○○三年開始,她便以香港公教廣播影視協會的成員身份,先後擔任十個國際電影節的「天主教文化獎」或「宗教人道獎」評審;二○○四年起,香港國際電影節設立「天主教文化獎」,該獎由國際公教廣播影視協會協辦,她亦有份參與籌劃活動。

王慧慈曾到過葡萄牙、加拿大、法國、意大利、捷克、西班牙、德國、美國、瑞士等地的國際電影節任評判,剛於一五年在瑞士盧卡諾國際電視節的宗教人道獎中更擔任評審主席。

說到影展,教她雀躍的是,八年前出席法國康城國際電影節,在電影節期間看了近四十齣電影,不少更未曾在港上映,「能在此先睹為快,很難得」;但高興背後亦有艱辛,「康城電影節的規模很龐大,加上評審全程以法文溝通,即使我懂得法語,但在語言方面仍面對很大壓力」。

每次電影展返港後,她也會在報章電影專欄內推介得獎電影,「從電影世界裡看到生命、愛、人情味的信息」。

參與電影評審工作時,她時常有機會接觸來自各地教會的評判,從各人揀選獲獎電影的喜好,讓她了解到各地教徒的信仰觀。曾有意大利評判遊說她不要揀選其中一套電影,究其原因,原來這齣影片有部份性愛片段,她亦由此體會到西方人也有著重傳統價值觀。

二十年來,王慧慈在視聽中心參與過的節目製作,題材內容涉獵不同範疇,如有關珍惜生命、探討迷信思維、介紹教會的社會服務與外展青少年服務等;其中最難忘的,莫過於是九十年代末獲安排到柬埔寨採訪來自香港的傳教士,「當時從沒想過有教友竟會辭掉工作,走到陌生地方傳教,這為我實在不可思議」,而當年的被訪者今天已成為朋友,「被訪者的信仰歷程,能引發我思考信仰與人生」。(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