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唐氏綜合症月
(綜合天新社╱梵蒂岡電台訊)天主教會向來維護出生權,而美國一項維護生命活動上,研究人員強調,要讓懷有唐氏綜合症嬰兒的母親放棄墮胎,須從教育、研究及立法三方面著手。
剛過去的十月是唐氏綜合症月,「維護生命遊行」(March for Life)於十月二十三日舉行座談會,呼應明年大會主題「每個生命都是禮物」,邀請專家探討先天殘疾胎兒的高墮胎率現象。有關研究報告指出,六成一至九成三患有唐氏綜合症的胎兒會遭墮胎。
會議上,專務研究唐氏綜合症等遺傳病的勒瓊基金會(J. Lejeune Foundation)主席巴福(M. Bardford)稱,唐氏症能測試出社會「是否歡迎有遺傳差異者融入社區,還是排拒他們於社會區之外,以及不容許他們出生」。
該基金會紀念發現唐氏綜合症基因的天主教徒醫生勒瓊(J. Lejeune),並延續其維護生命的精神。教會本身亦關懷智障人士,例如多個地區的天主教會透過「信和光」等團體牧養他們。
上述報告指出,這些父母報稱醫學專家傾向拒絕讓此症孩子出生。巴福稱,研究顯示四分一曾在產前檢查出唐氏症胎兒的婦女,其醫生會堅持墮胎。
座談會建議有關機構投放更多資金於這方面醫學研究;勒瓊醫生曾指出,拯救此症狀嬰孩的「僅有方法就是治療他們」。然而,據美國國家衛生局資料顯示,相關資助每年只有一千九百萬美元(約港幣一億四千七百萬),即每名患者平均只有七十六美元,遠遜其他智力障礙症狀者所獲取的支援。
對於醫學研究有助於產前治療改善嬰兒情況,巴福指若研究成功,能讓大多數人收回墮胎決定。座談會亦重申立法能有效照顧殘障者需要。在美國,參議院於剛過去的九月宣布推行歷經八年討論、為殘疾人士建立免稅帳戶支付教育及生活費的法案。
教宗將會見自閉症患者
另一方面,教廷醫療牧靈委員會將於十一月二十至二十二日在梵蒂岡召開第二十九屆國際會議,主題是「在自閉症陰霾下的人:激發希望」。與會者包括自閉症國際權威和來自各地的代表,委員會主席齊莫斯基總主教(Z. Zimowski)稱, 教宗將接見自閉症患者、醫護人員、團體和協會,而會議是要使人「更有能力應對自閉症在醫療牧靈、科學、醫學、家庭、教育和慈善機構,及社會和政府方面帶來的挑戰」。
會議的開幕彌撒將在聖伯多祿大殿舉行,由教廷經濟秘書處處長佩爾樞機(G. Pell)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