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週三教理講授: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一月二十日上午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主持公開接見活動。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籲請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新教徒一同共事,把天父的慈悲傳遞給他人。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我們剛才聆聽了今年促進基督徒合一祈禱週中引導反省的聖經節選;祈禱週從一月十八日至二十五日,即這週舉行。選擇這段《聖伯多祿前書》經文的,是世界基督教協會和聖座促進基督徒合一委員會共同委任的拉脫維亞大公小組。
在里加信義宗主教座堂的中央有一個聖洗池可追溯至十二世紀,拉脫維亞人由聖邁因哈德(Mainardo)接受了福音的時代。那個聖洗池是信德根源的有力標記,被拉脫維亞所有基督徒認可,無論是天主教、信義宗,還是東正教徒。這個根源就是我們共同的聖洗聖事。梵二大公會議指出,「對於那些藉聖洗聖事而得重生的人而言,聖洗聖事在他們中間形成聖事性的合一聯繫」(《大公主義》法令二十二號)。《伯多祿前書》是寫給初期基督徒團體的,為叫他們明白聖洗聖事所賦予的恩典和所帶來的要求。在這促進基督徒合一祈禱週,我們也受邀重新發現這些恩典與要求,但我們要超越彼此的分裂,一同共事。
首先,分享聖洗聖事意味著我們都是罪人,需要被拯救與贖回,並脫離罪惡。罪惡是負面的,《伯多祿前書》稱之為「黑暗」,書中寫道:「天主召叫你們走出黑暗,帶你們進入祂的奇妙之光中」。這是基督親自體驗的死亡經驗,代表了在洗禮中浸入水中再浮出水面的過程,是在基督內復活而進入新生命的象徵。當我們基督徒自稱彼此分享同一聖洗聖事時,我們也證實我們天主教徒、新教徒和東正教徒都分享著相同的經驗:蒙召走出無情和冷漠的黑暗,去會晤活著和充滿慈悲的天主。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其實都體驗過製造分裂、封閉和鄙視的自私。從聖洗聖事重新出發,意味著重新找到慈悲之泉、眾望之泉,因為沒有任何人被排除在天主的慈悲之外。沒有任何人被排除在天主的慈悲之外!
分享這慈悲恩寵,使我們基督徒建立彼此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在聖洗聖事恩寵下,我們因此可以真正地把對方視為弟兄姐妹。我們真的是天主聖潔的子民,即使因我們的罪過而尚未成為完全合一的子民。然而,在聖洗聖事中行動的天主慈悲遠勝過我們的分裂。只要我們接納慈悲的恩寵,我們就能越來越相稱於天主子民的身份,也越來越有能力向眾人宣講祂的奇妙化工,首先從樸實和友愛的合一見證開始。我們基督徒可以向眾人宣講福音的大能, 共同致力於身體和精神上的慈悲善工。這是我們新教徒、東正教徒和天主教徒為基督徒合一所作的具體見證。
最後,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所有基督徒都藉著聖洗聖事的恩寵領受了天主的慈悲, 被納入成為祂的子民。我們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新教徒,一同組成王家的司祭、聖潔的國民。這表示我們肩負著共同的使命,那就是把我們所領受的慈悲傳遞給他人,從最貧困和被遺棄的人開始。在這祈禱週,讓我們祈禱,祈願我們眾基督門徒能找到一同合作的方式,把天父的慈悲帶到世界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