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婚姻處境

期數
3756
刊登日期
2016.02.12
作者
趙崔婉芬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2 月 14 日

近年來, 在香港登記結婚平均有五萬多對,二○一四年香港的粗結婚率(每千人計算的結婚夫婦) 是7.8%,比中國大陸9.3%(二○一○年)為低,但比日本5%(二○ 一二年)及新加坡5.3%(二○一一年)為高。縱然我們知道有不少人選擇同居,但是願意成婚的人也不少。讓我們了解有甚麼人在結婚, 從而理解他們遇到的困難吧﹗ 

(一)再婚人士

以二○ 一四年為例, 有3 5 % (約一萬九千對)是再婚的。以輔導經驗來看,這些過來人需要處理前一段婚姻帶來的情緒,理解箇中困難,並找到改善的方法去面對新的關係。如果是有孩子的,就需要安排孩子與原生父母的接觸,釐清繼父母的職責。由於再婚對中國傳統家庭制度來說,仍是新的課題, 實在需要時間調校各人角色和相處模式。因此,如果我們認識有人決定要再婚,出於慈悲和關懷,邀請他們參加婚前準備,以免再有不愉快的婚姻。

(二)中港兩地婚姻

以往多是香港男士( 年紀較長的)與內地女士成婚,這個數字一度下降,可是在近年又再上升。現在這個組合的男女年齡拉近了, 也較年青,教育水準也比以前高。二○一四年,這種結合有一萬八千對。此外,香港女士嫁內地男士的數字開始微升,去年有七千六百多對。兩類情形合共佔去年結婚數字的46%。輔導經驗告訴我們,由於他們成長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兩人的差距會在婚後不同階段浮現出來,如果處理不當,欠缺包容和欣賞,矛盾會日漸嚴重。

(三)遲婚

去年初次結婚男士平均年齡是31.2歲(一九八一年是27歲),女士是29.1歲(一九八一年是23.9歲), 遲婚的男女越來越多。以人生階段來說,他們開始邁入中年,好處是人生經驗較多;不好的地方是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性格已定型,要多點時間和努力才可互相遷就和改變。此外,遲婚者如果要生孩子,他們需要於短時間內成功懷孕。在二○ 一四年,女性第一次生育的年齡平均是31.3歲(二○○一年是29歲)。故此遲婚夫婦,需要儘快適應婚姻生活並準備孩子的出生。如果婚前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肯定會有幫助。

(四)混合(信仰)婚姻

參加我們婚前準備課程的男女,有75%是混合婚姻,即一方是教友,另一方是非教友。混合婚姻的好處是鼓勵教友成婚,享受天主的恩寵,亦可向未信的配偶福傳。可是,混合婚姻由於信仰不同,價值觀不同,容易在日後產生矛盾。為此,就算他們選擇不在教堂行婚禮,教友父母應該積極鼓勵他們參加婚前課程, 學習彼此包容和尊重,為共融打好基礎。

無論是哪一類型的婚姻,婚前有充足的準備,將會增加彼此的了解和接納。做好婚姻的準備比籌備婚禮更重要 ! 

 

  •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供稿
    作者為該會總幹事
    家庭系列之二

 

廣告